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百科分类
热门标签:

百科

最新标签:

百科

离思(李商隐诗作)

日期:2022/11/19 17:51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离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面上如诗题所明,是写离思,主要抒写别后相思的煎熬苦况,怨恨离人的不通音讯,暗写自己的悽苦,并作希冀之词,希望令狐綯能加以提拔。这首诗写得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读来荡气迴肠,久久不能自已。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  创作年代  作品体裁  :五言律诗  :李商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作品原文  气尽前溪舞  ,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

  《离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面上如诗题所明,是写离思,主要抒写别后相思的煎熬苦况,怨恨离人的不通音讯,暗写自己的悽苦,并作希冀之词,希望令狐綯能加以提拔。这首诗写得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读来荡气迴肠,久久不能自已。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

  创作年代

  作品体裁

  :五言律诗

  :李商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作品原文

  气尽前溪舞

  ,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

  ,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

  ,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

  ,还自托微波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前溪舞:六朝时吴地舞曲。

  ⑵子夜歌:晋乐曲名。相传是晋女子子夜所作。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

  ⑶峡云:三峡山高云低,传巫山神女在焉,此借指巫山神女。

  ⑷“沟水”句:言如沟水东西分流,遇合无期。《皑如山上雪》:“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⑸朔雁传书:指苏武以雁传书之事。《汉书·苏武传》:“常惠见汉使,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⑹湘篁(huáng)染泪: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哭舜,泪滴竹上,遂生斑点,所以称湘妃竹。篁:泛指竹子。

  ⑺颜色:容颜,面色。

  ⑻托微波:言无路可通,故借诗以通情愫。曹植《洛神赋》:“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白话译文

  看罢一阕前溪舞,直让人迴肠断气,吟诵一曲子夜歌,心里好不酸苦烦忧。

  巫山的行云到哪里去寻觅,像沟水般东西分流,也让人无可奈何。

  朔雁一只只飞来,却不见传来音讯,湘江上一株株斑竹,有多少眼泪洒在上头。

  可怜我总也见不到他的容颜,只有把一腔衷情,寄託给这江上的微波。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夏初离桂北归留滞荆湘时所作。因为桂管观察使郑亚远贬循州,同时令狐綯内调召拜考功郎中,急需人才,李商隐故作此诗与令狐綯。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如诗题所明,是写离思,主要抒写别后相思的煎熬苦况,怨恨离人的不通音讯,写得情调悲怆。

  首联即写情人离去后主人公的心酵气绝。《前溪舞》和《子夜曲》皆为悲伤的作品,是被遗弃者的哀怨之作。这里引入诗中,即是离思之苦,心里有担心被遗弃之痛。颔联仍化用典故,写难以寻觅爱人蹤影、东西分离相隔如沟水东西分流而无可奈河的痛苦心理。此联运用典故和即实写景巧妙融合,不露痕迹,从字句看就是写实景,是看不出用典的,这是李商隐诗用典得心应手的表现。颈联写书信断绝。和主人公的以泪度日,化用湘妃竹的典故渲染伤心痛苦至极。结联仍作希冀之词,一片深情希望通过江水给恋人捎去自己的问候。

  此诗,“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是李商隐借失恋女子寄意而为,前六句极写自己的悽苦,第七句一转,第八句仍作希冀之词,希望令狐綯能加以提拔。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读来荡气迴肠,久久不能自已。

  名家点评

  清·徐德泓:此亦思君之意,故用“雁书”、“湘竹”事。淡远风神,袅袅不尽。(《李义山诗疏)

  清·姚培谦:忠厚之至也。宠移爱夺,无复歌舞情怀,如峡云之既散,沟水之分流,所谓“恩情中道绝”也。然雁书虽断,湘泪常啼,犹愿托微波而通词,以庶几其不终弃。(《李义山诗集分体笺注》)

  清·纪昀:前六句含情甚深,末二句不作绝望语,亦极得诗人忠厚之旨,但格卑耳。(《抄诗或问》)

  清·张采田:“峡云”句指蜀游失意。“沟水”句指李回赴湖南,己不能从,彼此分流也。“朔雁传书”用苏武上林寄书事,慨不能复官禁近也。“湘篁”亦指湖南,言不能复入回幕也。起结写求援之感,言犹欲借书通候也。用典无一泛设,真绝唱也。(《李义山诗辨正》)几于哀猿之啼矣,悽戾不堪卒读。(《玉溪生年谱会笺》)

  清·程梦星:此篇通体用女子事,近于亵媒。细绎之,乃怨望在位有力者之不加物色也。自《国风》、《离骚》、古乐府多托于妇人女子以为言,唐人往往效之。如献主司则曰“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辞辟聘则曰“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此类甚多。此诗亦此义也。起二句谓己之材艺如妙舞清歌,不能自达,“心酸”、“气尽”,惟有悲凉。三、四言已之遇合如神女、文君,分明可觅;未寻峡里,空叹沟中。五、六言己之情思如玉关、湘江,柔情缱绻,雁书不至,竹泪偏多。七、八则言其不得望见颜色,惟有托微波以通词而已。(《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清·何焯:通首是写离中之思,非单写“离”。(《义门读书记》)

  清·屈复:一、二思。三、四离。五离,六思。结言无由一见,故作此诗也。(《玉溪生诗意》)

  清·冯浩:首叹气竭心酸,次谓不能追寻,已相离绝,犹“何能更涉泷江”之意也。五谓音书不至,六点明湘中。结言虽不得见,犹欲通词言情,与“命断湘南病渴人”同一意绪。徐氏谓为令狐作,非矣。(《玉溪生诗笺注》)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点击展开全文离思(李商隐诗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