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6 11:26作者:小编人气: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1300字
谈论歌德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到其深受影响的康德哲学,康德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将,他将理性主义哲学和经验主义哲学批判的吸收,融二为一地提出一个新的哲学思想。康德哲学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崇尚自由,提倡回归自然。他认为人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对自然认识有限,要回到自然中去。
康德哲学具有理性和自由的双重色彩,理性压抑着自由。在康德和他那冷静的知性主义之后,德国青年仿佛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文学进入了一个浪漫主义时期。
‘闲散是天才的理想,懒惰是浪漫主义者的美德。’浪漫主义者的职责就是体验生活--或者是成天的做白日梦、浪费生命。至于日常的事物留给那些俗人做就行了。浪漫主义者的爱情一般是单恋式的,他们情绪强烈,《少年》中的主人公维特就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代表。
他崇尚自然,幽暗的森林,蛮荒崎岖的自然景观最好再笼罩一层缭绕的雾气,但是他逃避现实,在凡尘俗世中总认为俗人做的事情不能理解。他的情绪强烈,绿蒂送他的蝴蝶结他要亲吻几千次,最后绿蒂递抚摸过的手枪在他眼里也意义非凡,这是绿蒂亲手擦过的枪身,他将用这黑黝黝的枪管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能感受到绿蒂肌肤的温暖。
维特死于得不到的爱中,这种悲剧可以说是绿蒂一手缔造的,也可以说是维特不能逃脱的宿命,这两种思想并不冲突。维特之死的直接具体原因是因为绿蒂给不到他爱,又不愿意撒手,时常给他温柔的眼神牵绊着维特,让他一直处于这种内心极度抑郁的氛围,而绿蒂享受着维特给她带来的一切,精神的契合,完全地、不求回报的爱。
然而实际导致维特之死的深层原因是他不甘于被世俗所羁绊的浪漫主义心灵。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不被这个社会和人们理解。维特给予人的爱情热烈纯贞,但又太过于强烈使人不能接受,这是他命中注定的结局,就算是不碰到绿蒂还会有黄蒂和蓝蒂等出现,将他逼到人生的末路,他的命运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浪漫主义者的普遍命运---大多数都是选择自杀。
在这里我并不想批判浪漫主义的对与错,思想没有对错。大多数人也是潜在的浪漫主义者,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绪也回到少年时代思念一个人的情绪,那种热烈使人彻夜不寐的激情,为了心上人一句话而辗转反侧。当我踏入社会,遭受各种打击与失败的折磨,对于爱情还是这样热烈,爱情从来不是可以折中的选择,要么完全的付出,要么分道扬镳,但是我比维特幸运的一点是,我没有遇到绿蒂。生命中那些给我上完课的人走的很直接,不会让我有任何的牵绊。
感性的男人遇到绿蒂这样的女人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爱情没有对错,行为却有。浪漫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对于自己来说是享受,而使对方堕落万丈深渊是不道德,既然不能给对方同样强烈的爱的回应,要果断放手。不接受,却又时常给予对方渺茫的希望,使其不敢离开围绕在你身边似乎是部分女人天生的手段,她们这时丝毫不考虑道德与人性,只是会说:我又没让他这样做,是他自己非要做的。你没直接说,但是你的行为和暗示性话语让对你有着强烈爱意的人处于痛苦之中,难道你的心灵就没有一丝煎熬么?那些对爱情有着忠贞的期待且又爱人如同爱己的人值得敬佩。【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