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5 19:24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尽遣降来拜御沟
唐代诗人 王昌龄的《箜篌引》。
全诗原文: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
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霑衣令人愁。
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
将军铁骢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
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
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
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吚嚘,意说被他边将雠。
五世属藩汉主留,碧毛毡帐河曲游。
橐駞五万部落稠,勅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
家藏铁券特承优,黄金千斤不称求。
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絃苦幽。
草木悲感声飕飗,仆本东山为国忧。
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
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
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
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
⒈ 指 河套 地区。
引唐王昌龄箜篌引》:“怜爱苍生蚍蜉,朔 河屯兵须渐抽。”
⒈ 守卫的兵。
引《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
⒉ 指的军队。
引《明史·食货志一》:“屯兵百名委百户,三百名委千户,五百名以上指挥提督之。”
⒊ 驻扎军队。
引唐杜甫《柳司马至》诗:“函关出将,渭水更屯兵。”
須【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需。《說文》面毛也。《易·賁卦》賁其須。《註》須之爲物上附者也。《疏》須上附于面。《釋名》頤下曰須。須,秀也。別作䰅。俗作鬚。
又待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又與通。《左傳·成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須矣。《爾雅·釋詁》,待也。
又資也,用也。與需通。《爾雅·釋獸須屬》獸曰釁,人曰撟,魚曰須,鳥曰狊。《疏》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故題云須屬也。
又斯須,猶須臾也。《禮·樂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又遲緩也。《左傳·成二年》子不少須,衆懼盡。《後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註》《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又須女,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註》正義曰: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須女,賤妾之稱,婦職之者。
又國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須句。《公羊傳》作須朐。《前漢·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
又《左傳·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須之鼓。《史記·周紀》文王伐密須。《註》密須氏,姞姓之國。今安定隂密縣是也。
又邑名。《詩·邶風》思須與漕。《傳》須、漕,衞邑。
又《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順陽有須聚。
又菜名。《爾雅·釋草》須薞無。《疏》詩谷風,采葑采菲。傳,葑須也。先儒以須葑蓯當之。孫炎云:須,一名葑蓯。
又草名。《爾雅·釋草》臺,夫須。《疏》臺,一名夫須。莎草也。
又鳥名。《爾雅·釋鳥》鷉,須鸁。《疏》鷉,一名須鸁。
又兵器。《䆁名》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又《揚子·方言》須,捷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
又姓。《左傳·莊十七年》有須遂氏。《戰國策》魏大夫須賈。
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又《左思·吳都賦》旗魚須。《註》以魚須爲旗之竿也。
又《集韻》逋還切,音斑。班也。《禮·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釋文》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隱義云:以魚須飾文竹之邊。須音班。
又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說文徐註》此本須鬢之須。頁,首也。彡,毛飾也。借爲所須之須。俗書从水,非。毛氏曰:須與湏別。湏,火外切。爛也。
漸【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慈冉切《集韻》《韻會》疾染切《正韻》秦冉切,上聲。水名。《說文》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
又漸次也,進也,稍也,事之端先覩之始也。《易·漸卦正義》漸者,不速之名。凡物有變移,徐而不速,謂之漸。
又通作蔪。《書·禹貢》草木漸包。《釋文》如字,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
又《集韻》鋤銜切,音鑱。與巉通。高也。或作嶄。《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又側銜切,音。流貌。《楚辭·九章》涕漸漸兮。
又《廣韻》子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流入也。《書·禹貢》東漸于海。
又漬也,濕也。《詩·衞風》漸車帷裳。
又浸也,染也。《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
又臺名。《水經注》太液池中有漸臺,三十丈。
又星名。《甘氏星經》漸臺四星,屬織女東足。
又《集韻》子艷切,音。漸洳,溼貌也。
又之列切,音折。同浙。江名。
又《類篇》慈鹽切,音潛。涉水也。與潛通。《書·洪範》沉潛剛克。《左傳》《史記》皆作沉漸。
抽【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敕鳩切《集韻》《韻會》《正韻》丑鳩切,音瘳。㩅字重文。《說文》㩅或从由。引也。《莊子·天地篇》挈水若抽,其名爲橰。《陸機·文賦》思軋軋其若抽。
又拔也,除也。《詩·鄭風》左旋右抽。《傳》抽矢以射。《小雅》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又《揚子·方言》讀也。《詩·鄘風》中冓之言,不可讀也。《傳》讀抽也。《箋》抽,猶出也。
又收也。《揚子·太經》羣倫抽緒。《註》各收其業,以成歲事也。
又《廣韻》通作紬。亦引也。
又《集韻》留切,音儔。義同。
朔河屯兵须渐抽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朔河屯兵须渐抽全诗作者是谁?朔河屯兵须渐抽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朔河屯兵须渐抽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