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5 19:24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十年多难与君同
唐代诗人 刘长卿的《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全诗原文: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几【子集下】【几部】 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居履切《集韻》《韻會》舉履切《正韻》居里切,寄上聲。《說文》踞几也。《徐曰》人所凭坐也。《詩·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禮·春官》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劉歆·西京雜記》漢制,天子玉几,冬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几。凡公侯皆竹木几,冬則細爲橐以馮之。《玉篇》案也。亦作机。《左傳·昭五年》設机而不倚。
又几几,安重貌。《詩·豳風》赤舄几几。(幾)〔古文〕《唐韻》居衣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說文》微也。《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傳》言當戒懼萬事之微。
又《說文》殆也,从,从戍。戍,兵守也。而兵守者危也。《爾雅·釋詁》幾,危也。《註》幾,猶殆也。《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幾矣。
又《玉篇》期也。《詩·小雅》卜爾百福,如幾如式。《疏》所以與汝百種之福,其來早晚,如有期節矣,其福多少,如有法度矣。
又《爾雅·釋詁》庶幾,尚也。《疏》尚,謂心所希望。《孟子》王庶幾改之。
又察也。《禮·玉藻》御瞽幾聲之上下。《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與衆不同。
又《司關》無關門之征猶幾。《註》無租稅,猶苛察不得令姦人出入。
又《韻會》將及也。《爾雅·釋詁》近也。《易·中孚》月幾望。《禮·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史記·留侯世家》幾敗乃公事。○按《爾雅》《釋文》音機,《史記索隱》音祈,《禮記》《釋文》音譏。
又巨依反。《韻會》云:機祈二音,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集韻》器之沂鄂也。《禮·郊特牲》丹漆雕幾之美。《註》幾,謂漆餙沂鄂也。《疏》雕,謂刻鏤。幾,謂沂鄂。言以丹漆雕餙之,以爲沂鄂。《釋文》幾,巨依反。
又《廣韻》居狶切《集韻》《韻會》舉豈切,機上聲。《玉篇》幾幾,多也。《廣韻》幾,何也。《韻會》幾,數問多少之辭。《左傳·僖二十七年》靖諸內而敗諸外,所獲幾何。《史記·萬石君傳》少子慶爲太僕御,出,上問車中幾馬。
又《韻會》未多時曰無幾。
又物無多,亦曰無幾。
又《廣韻》《集韻》《韻會》其旣切,祈去聲。《廣韻》幾,未已也。
又《集韻》與覬通。《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幾。《註》冀君來。《史記·晉世家》無幾爲君。《註》幾,謂望也。
處【申集中】【虍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
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廣韻》留也,息也,定也。
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
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
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
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
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
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魯語》五三次。《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
又《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
又通杵。《公羊傳·僖十二年》侯處臼卒。《註》《左傳》作杵臼。《說文》作処。《廣韻》俗作䖏。
⒈ 搬家;迁移住地。
引唐白居易《移家》诗:“移家入新宅,罢郡有餘貲。”
宋姜夔《鹧鸪天》词:“移家径入 蓝田县,催。”
清 阎尔梅 《山中答友人》诗:“云徂日日移家家渐无。”
逐【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唐韻》《正韻》直六切《集韻》《韻會》仲六切,音軸。《說文》追也。《左傳·隱九年》祝逐之。
又《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又《廣韻》驅也。《正韻》斥也,放也。《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
又《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又《玉篇》競也。《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又《正韻》逐逐,篤實也。
又馳貌。《易·頤卦》其欲逐逐。
又日逐,地名。《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又《集韻》《韻會》亭歷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蘇林》音迪。
又《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又《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山海經》夸父與日逐。
轉【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陟兗切《正韻》止兗切,專上聲。《說文》轉運也。《前漢·韓安國傳》轉粟輓輸以爲之備。
又《廣韻》動也,旋也。《詩·周南》輾轉反側。《註》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
又《韻會》軫轉,無窮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又《廣韻》知戀切《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凡物自轉則上聲,以力轉物則去聲。
又車上衣裝曰轉。《左傳·襄二十四年》踞轉而鼓琴。
蓬【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音髼。《詩·召南》彼茁者蓬。《荀子·勸學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禮·內則註》蓬,禦亂之草。
又《詩·衞風》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註》亂也。
又《詩·小雅》維柞之枝,其葉蓬蓬。《傳》盛貌。
又星名。《晉書·天文志》妖星,一曰蓬星。
又州名。《廣韻》周割巴州之伏虞郡立蓬州,因蓬山而名之。
又姓。《正字通》漢蓬球,北海人。
又《韻補》叶皮江切,音龎。《東方朔·七諫》滅規矩而不固兮,背繩墨之正方。離憂患而乃寤兮,若縱火於秋蓬。
又《字彙補》蒲貢切,菶去聲。草水盛貌。《集韻》籀文作。
几处移家逐转蓬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几处移家逐转蓬全诗作者是谁?几处移家逐转蓬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几处移家逐转蓬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