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2/11/18 20:43作者:小编人气:
作者:王晓磊
自媒体写作的高峰,六神磊磊力作!一本又有趣又长知识的唐诗读本!它引得无数英雄竟“折腰”:罗振宇、鲁豫、蒙曼、史航、张帆、史杰鹏、野夫、十年砍柴……他们都爱六神磊磊。本书内容横跨了从南北朝末期到唐朝的四百年历史,既沿着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轨迹,又不拘泥于此,他紧贴大唐的历史,加以丰富的细节,把诗人们当成一个个鲜活的人来讲述。他们也“刷着朋友圈”,喝酒撸串,在人世间策马奔腾。作者别出心裁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叙事变得妙趣横生,再加上幽默风趣的“六神体”,把一段段诗歌的起转承合、刀光剑影、爱恨情仇娓娓道来,带你领略大唐精彩绝伦的诗歌江湖,让我们在忍俊不禁中重温最温暖最风雅的唐诗记忆。
六神磊磊读唐诗在线阅读地址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王晓磊长于梳理事件、刻画人物,本书对唐诗赏析着墨不多,但将唐诗的故事、佚事与发展脉络梳理得有条不紊,初唐到晚唐的重要诗人还原得栩栩如生。
总体而言,更喜欢六神读金庸,将大师手法抽丝剥茧,展示故事情节背后的惊心动魄以及草蛇灰线的精巧布局。
六神磊磊是个有趣的人,他读金庸,读唐诗,都别有天地,自成一家。“自怜自伤还自怨”,却“不悔情真不悔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必须马上把那些监阵的宦官撤了。这些宦官都是皇帝派到部队里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军中的情况,监督带兵的将领,防止他们造反。但这些宦官下部队之后,指手画脚,打赢了仗就冒功,打输了仗就推诿责任、欺压将士,搞得乌烟瘴气,部队没法好好打仗。“现在几路大将都在打李师道,人人都在争功。您现在带着两三个书生幕僚跑去,说起来是所谓的靠前指挥,您让他们怎么想?您这是要去和他们争功吗?”接着,这位书生说出了最让裴度深思的一句话:“夺人之功,不可一也;功高不赏,不可二也;兵者危道,万一旬月不即如志,是坐弃前劳,不可三也。”看完信,裴度陷入了沉思。第二天,他告诉家人说:“把我的行李收起来吧。我不去前线啦。”裴度的晚年,过得很悠哉。《书·裴度传》有一段记载,描写了裴度的晚年生活。我觉得自己写不出更美的文字了,就原文引在这里吧:度不复有经济意,乃治第东都集贤里,沼石林丛,岑缭幽胜。午桥作别墅,具燠馆凉台,号“绿野堂”,激波其下。度野服萧散,与白居易、刘禹锡为文章、把酒,穷昼夜相欢,不问人间事。如果翻译成现代流行歌曲,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一句话:让我醉也好,让我睡也好,随风飘飘天地任逍遥。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道学先生的一贯特点,他们大多是一些分裂的人。别人谈个恋爱,他们就怒不可遏,但自己搞起三俗来却又比谁的底线都低。女人们“还君明珠双泪垂”就叫败坏道德,但是他自己写“汗沾蝴蝶粉”就不败坏道德。物质也是一种力量。有时候,它能帮我们抵御诱惑,维护尊严,保持高贵,让我们能按照自己的信念去生活。《谢书》: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这是一首满怀感激的诗,里面用了三个典故。第一个,是张良和黄石公。张良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年轻的时候遇到怪老头黄石公,老头故意把鞋子踢到桥下去,张良恭恭敬敬地给他捡起来,来回几次考验之后,黄石公终于传了他《太公兵法》,成就了他的事业。李商隐诗里面的“龙韬”,就是太公兵法里的一篇《龙韬篇》。李商隐这是把令狐楚比作黄石公。第二个典故,是佛教里的“传衣”。禅宗五祖弘忍把袈裟传给慧能,后者成为了禅宗六祖。李商隐说,这就像是令狐楚对自己的恩情。第三个典故,叫作“王祥得佩刀”。晋代的大臣吕虔有柄佩刀,传说只有做了“三公”这样大领导的人才能佩带。如若你资格不到,佩了这把刀反而有害。吕虔把刀传给了晚辈王祥,最后王祥果然做了司空、太保,位列三公。红叶更含蓄,它怨而不愤,哀而不伤,感情从不过度浓烈;它也更飘忽,不像杨柳,代表“离别”的印记太深,也不像牡丹,总是代言高贵的妇人。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天存世的五万首唐诗中,我觉得写到植物最美的,是这一首几乎所有小孩子都会背的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很安静,很平和。它证明了唐诗完全可以没有田园宅男、没有边塞愤青、没有咏古骚人、也没有送别基情。这就是红叶的气质——它可以无比深情,也可以无比地正大、平和、醇美。
大唐盛世,是一个如诗般美丽的年代。
我从小便超爱唐诗,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有练字的爱好,而练字,唐诗一直是我的首选,因为唐诗虽然只有寥寥几字,看起来简洁明了,却语句优美,意境深远。另一方面是因为唐诗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读过唇齿留香,余味悠长。
从大学到现在,仔细回想起来,我真正的诗歌启蒙导师应该是台湾著名美学家蒋勋先生。当然除了蒋勋先生,还有著名女作家安意如,后来又渐渐接触了白落梅,康震,郦波等一大批优秀的老师,在他们的带领下,我得以进一步踏入诗歌的大门,轻快自由的徜徉在诗歌的国度。
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从一个懵懂的小男孩子,一点点蜕变为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儿,生活在变,可是热爱诗歌的心却一直炽热如火。
我想无论多久,当我翻开唐诗,当我阅读到有关唐诗的书籍,那些伟大的灵魂们用生花妙笔留下的文字,总有一种穿越千年时光的魔力,读着读着,你就笑了;读着读着,你就哭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朵娇艳不休的花朵,尽管时光如水,可是唐诗里的文字,却总能让人在红尘喧嚣外,可以随时随地回归心田,回来做自己。
这些静水流深的文字,带着千百年前诗人们的理想和抱负,带着他们的爱与孤独,带着他们的相思与眷恋,向我们静静诉说着那些早已物是人非的历史,那些斑驳褪色的回忆,那些可望不可即的缺憾,那些岁月深处的回眸。
成长,是一场场此起彼伏的告别。生命如萍,随波而去,任意东西。
陶渊明写道: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我们都是宇宙间的微尘,不是吗?
如果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人暂时忘却冰冷而残酷的现实,让人可以多一点温度,我想那就是读诗,或者过一种诗意的生活。[月亮][月亮][月亮]
寓庄于谐,确实精彩!
最近几年,无论是诗词大会还是朗读者,娱乐业都在呼唤国学。我们打开国门以来,曾被西方文明惊艳,甚至自卑的觉得自己落伍于现代,但就像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样,最感动我们的,还是自己的文化。
花露水还给了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无论多么高大上的东西,哪怕是唐诗,都不是学者的专利,它属于每一个人,我们也可以品鉴,评论。这是一个属于草根文娱工作者的时代,文化的传播者不来自于学院象牙塔,而是民间每一个角落。不仅如此,每一个喜欢艺术的人,都应该主动参与进来,我们也许写不出李白那样的诗,金庸那样的文,但我们读诗看书,收获的不该只有崇拜仰望,“我志在删述”,输出的过程也是更进一步的学习。
那么,立个自己的flag,今年要多写,无论是读后感,说明文,论文,还是散文日记,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成文!
收获满满,心甚悦之~六神磊磊读唐诗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