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2/11/18 21:03作者:小编人气:
作者:萧红
《呼兰河传》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宗法社会,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在这里生活着的是《呼兰河传》的人们。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在线阅读地址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呼兰河传》n边听边看读完这本书,读完就沉默了好一阵,一种心痛慢慢袭来,才发觉眼角已被泪水打湿。记得2014年妹妹买过一本《萧红传》,那是一个合本,还附带一本《呼兰河传》,读完萧红传,便再没读过那本小说,这一搁置就是许多年,如今读来,还是免不了对她的一番可怜,她是爱这个世界的,可是世界却不爱她。她娓娓道来呼兰河小镇的那些人、那些事,看似平常却又透着悲凉,在那个苦难而又封闭的时代是平常不过了,可就是这样平常的事,才让人无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穷人们,是没有尊严可言的。她描述的小镇场景,很容易让人投入进去,彷佛出现了幻觉,这些事情虽没有一板一眼的出现在身边,但有些情节也是伴着自己成长过的,让人忍不住回想起自己的过往。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外婆家院子里的洗衣大池子了,那是我们几个孩子的乐园。夏天的时候,外婆会在太阳升起时接一池子的水,在太阳底下静静的晒着,等吃过午饭,午休也过了之后,外婆就会挨个给几个孩子洗热水澡,那时候是没有热水器的,被太阳晒过的水热乎乎的,味道甜甜暖暖的。洗完澡的孩子们躺在屋里的大床上吃着甜瓜看着电视,无忧无虑的玩闹着,外婆则在外面刷刷的洗着衣服。有时候是没得电视看的,几个孩子一窝蜂的跑到小树林里抓知了,每次看到了我都会喊别人来抓,然后跟在后面还说着“这个是我发现的“,等抓了几只之后,会在外婆的大池子那烤知了吃,只能偷偷的,被外婆发现是要挨骂的,可是我们心里都知道,就算挨骂,外婆还是宠我们的,仍依旧在池子边上热闹的烤着,那几块被拷红了的砖块一直放在那里,从来没被丢掉过。后来外婆不在了,家里也盖了新楼房,池子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一晃都20多年了,我时常想起外婆,还有那大池子,可终究回不去了。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事情平淡又简单,等到成人后才知道的那些事,虽不是大道理,也能悟出来点东西了。我想外婆了。
岁月如歌,时间如水。呼兰河,听上去犹如一个花季姑娘般的名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都在时间流逝的长河中消失殆尽。孩童时的记忆,作者将童年5岁左右的成长记忆,以叙事回忆的形式娓娓道来,语句朴素无华,给人却是一种意犹未尽的味道。呼兰河的童年趣事告诉人们,长大后不论走的有多远,飞的又有多高,乡愁记忆童年往事永难忘怀。童年院子里的后花园,后花园里与祖父栽花种菜捉蝴蝶、看蜜蜂等发生的各种趣事正是自己一生中最快乐无忧的时光。街道里买麻花买豆腐的故事,反映社会的落后,百姓的贫穷。祖父教诲自己学认字、背唐诗,充分说明乡绅阶级 殷实的物质条件,给自己后来的人生变化带来足够的影响力。
文章以呼兰河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写起,跳大神、 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等民间习俗。由这些习俗活动引来的众多人情世故。文章又以发生在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二伯老厨子等小人物的命运描写,揭露了物质极度匮乏的旧社会,国民精神上也是极度的愚昧。阅读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胡家团圆媳妇一个花季少女的悲惨命运,让人想起余华笔下的“福贵”,他们是如出一辙的可怜……
结合作者成人后的不济命运,其实呼兰河的成长给后来的自己投身革命远走他乡不无关系。性格倔强的才女,始终想摆脱命运的束缚,可又始终被命运所摆布左右。最后在香港郁郁而终。
正如作者说的那样: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一声不响的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难以忘怀的童年》
《呼兰河传》很难读懂,难懂在于很多人的童年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场景,现在的人至少也比以前更文明,更加善于隐藏自己的卑劣。
全书以儿童的视角来回忆:稀奇、有趣、疑惑,而这一切被迎面而来的味觉诱惑,亲情所淡化。这一切发生在一百年前,而二十年前的中国乡村,除了没有‘’绅士‘’,一切都在重复,至少和我的童年是类似的。我怕回忆,也不愿意回忆,因为我一直所眷恋的,难以忘却的,已随我这个游子的身份,再也无法返回,亦如书里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而我心底的那个家乡已随渣土被掩埋在地下,那条摸了很多年鱼虾的河也被埋了,河埋了,心没埋。
我是个念旧的人。念旧的人,念旧的人心长不大,充满了孩子气,不切实际而又固执己见,面对过去,背后却是现在和未来。
我的那个呼兰河,在陕西宝鸡秦岭山下的湾子里。一个村,一座庙,一个磨坊,一个豆腐坊,一座学校,两座种满了山楂、桃树、柿子树、苹果树、梨树的花果山。村里有个傻子,有个瘸腿的老人,也有个二爷。村里压死过人,上门女婿窝朗废,村里的琐事念不完。而留在我脑海里最温馨的就是春晚秋冬山上轮流熟了的果实,河里摸过的鱼虾,和妹妹在果树地里放肆吃瓜果的日子,和妹妹一起等着爸妈下班想起的自行车铃声,和爸妈一起建过和住过的三座房子,后来房子没了,村子也散了,这一切都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我的呼兰河啊,再也没有机会回去了。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