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2/11/18 21:37作者:小编人气:
作者:林语堂
苏东坡以其天纵之资,纵横于儒、释、道之间,在诗、词、文、书、画方面皆登峰造极,另辟新界。他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只因襟怀苍生,而使其生活寄于风雨,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而他所代表的伟大人格与社会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辉。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性格鲜明,形象饱满,可亲可敬,跃然纸上,堪称人世间完美的理想人格。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在线阅读地址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书笔记 第(1)篇
在古诗词人中最喜爱的是苏东坡。在这个横欲物流喧嚣的社会,很难体会到“人间有味是清欢”,也钦慕“一蓑烟雨任平生”自由豁达的心。于是读了《苏东坡传》
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颠沛流离。不是被贬官,就是奔波在正在被贬官的路上。他一生被贬三次,越贬越远,越贬越惨。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他却有一颗自由豁达的心,以此书写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证明,他一生不是治水,就是救旱,不管身在何处,不是忧愁全城镇的用水,就是担心运河和水井的开凿。哎!东坡在京城总是被小人包围排
挤,只有到了地方上才能撸起袖子加油干啊!
苏轼一生既有高举朝堂,志得意满的风光,也有九死一生失魂落魄的遭遇。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秉笔直书,不平则鸣,结果总是得罪人。苏东坡倒霉的贬官之路就这样被拉开序幕。黄州,惠州,儋州先后被贬谪地方,也是他人生中不堪回首的三次低谷,然而,也正是这一次比一次更加偏远的贬滴,苏轼完成了从养尊处优的士大夫,到胸怀天下的文化巨
人。苏东坡虽然被贬但他是谁呀,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所以他广结天下好友,在贬谪时,生活中受到这些好友照顾,一次又一次的帮苏轼渡过难关。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词书赋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也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的全才,他的诗名冠绝一时,流
芳百世。诗言志,词言情,在北
宋前期,词绝大多数属于婉约词的范畴。写的内容不外乎是春愁秋恨,男欢女爱,闲愁别恨和
四时景物。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气魄比较宏大的作品,则少如凤毛麟角。然而苏东坡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一道数百年的凡理,他以壮美的风格和豁达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心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自识一派的先河,成就了宋代的另一座高峰。他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
诵甚广,气势磅礴,豪迈奔放,
据说《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历史上第一首豪放词。(苏轼一出手就柳永一条街。俺读了一遍又一遍百读不厌)
苏轼一生有三次爱情,可三个女人都先离他而去。他的发妻王弗离他而去十年时,苏轼写下了那首。痛彻心扉,思念故人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对妻子情深意重,琴瑟和鸣,全在这首诗里。他即发妻逝世后又娶了王闰之,苏轼称她为急时雨,但命运就是那么会
捉弄人,王润在苏轼身边整整守
了二十五年,最后病逝而去。苏轼在步入暮年时遇到了她的侍女王朝云。后朝云的儿子不幸夭折而亡,她终日郁郁,最后这个知苏轼满肚适宜的女子,也早于苏轼而去。
苏东坡不光是文学家画家,也是美食家。他被贬黄州时做的东坡肉,以及在凤翔府任职时东坡凉粉发明至今流传于世。诚然东坡先生被贬谪时,常常粗茶淡饭,甚至忍饥挨饿,吃菜根,可在他看来人间时时有美食,处
处有美食,美食当中见精神,吃
山珍海味享受的是名山大川,享受的是人生江河湖海,吃粗茶淡饭,享受的是人生涓涓细流,享受的是田野山居,无论是田野山区居,江河湖海,都是生命中不可缺的一部分,不能厚此薄理,东坡爱吃,能吃,会吃,已经不能用“吃货”简单的定义了。他认为美食主要在美心,美乐,美趣!
公元1100年,7月28日66岁的苏东坡乖风而逝。苏轼从来都不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是个真正
富有理想的实现主义者。他有足
够的才情,有足够的情趣,有足够的对生活的领悟,有对生活的理解。所有这些就是他解决人生难题的钥匙。也是他在能够回归自我。在自身的修养当中寻找人生乐趣的重要原因。苏轼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境界从来都没有消失过。它像一股清流在我们面前流趟,在山水之,虽然他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但它最终流向大海,不会干涸。苏轼的生命像月有阴晴圆缺。但它就像月亮永远挂在那里。没有消失过,苏轼是永生
的,永远流淌在中国文化
当中。也永远存在,每个中国人心中,这就是我们心中永恒的苏东坡。
百感交集,一時不知如何寫這書評,是評論這本書,還是評論東坡先生這個人,吾亦無資格,就說說自己讀書過程中的思考和收穫吧。苏东坡先生,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東坡先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宋四家之一,和黃庭堅並稱蘇黃,和辛棄疾並稱蘇辛,黃庭堅一生以蘇門弟子為稱,為榮,更有王安石,這個於東坡先生對立的政敵,稱頌先生,不知方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稱東坡先生是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間絕版!n最喜歡東坡先生的一首詞是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這美好的願景,縱然再過一千年,也能觸到每一個人心底,而這首詞是東坡先生送給弟弟子由的,東坡先生和弟弟的兄弟情更是千古佳話,願與君世世結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語堂先生也說,東坡先生最好的詞,通常都是寫給弟弟的,n東坡先生一生起起落落落落落,三次被貶,一次比一次遠,一次比一次窮苦,可先生卻樂得其中,始終不卑不亢,榮辱不驚,在人生貧困的吃野菜,住陋室時,仍能寫出人間有味是清歡,如此美的句子,知足常樂,苦中作樂,亦是一種能力,n明明是被貶,可是東坡先生晚年的詞中有這樣一首,n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n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n生活給我以痛,先生卻報之以歌,在黃州,先生的開啟了詞的寫作,在這之前,詞以柳永為好,但多是用來歌頌情愛,但是從東坡先生開始,詞和唐詩開始平起平坐,是可以抒發內心情感,理想,抱負的詩句,使宋詞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n我喜歡這樣的人,能夠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所以今天我們看到,聽到,東坡肉,東坡魚,東坡餅,東坡肘子,東坡帽,獨家特質烤羊脊,n東坡先生對子由說過這樣一句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n他的朋友里有和尚,道士,農民,村婦,太守,詩人,各形各色的人,都為先生的人格特質所折服,n被貶時更是自嘲,雞犬識東坡,n更有和呂大防的六眼烏龜和錢勰的三白宴和三毛宴的樂事,朋友遍佈天下,詩人餘光中曾說,如果是出去玩,我不會跟李白一起去,他這個人太不負責任了,也不會跟杜甫一起去,他太嚴肅了,總是苦哈哈的,但是東坡就不一樣,他這個人有趣,最得我心,n東坡先生在逆境可以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和豁達,也有性情中人的近別不改容,遠別涕沾胸,n更有給第一任妻子王弗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n也有朝雲的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獨談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n時光,任憑你多狠,n他都在他的詩里,萬古長青!n一個一肚子不合時宜的政治家,n一個新派畫家,一個工程師,一個詩人,n一個美食家,一個一生跌宕起伏,n卻從未失去赤子之心的東坡居士,n一個在理想和現實中行走了一生的人,n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n網絡流行語呵呵的鼻祖,n近做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n亦自是一家,呵呵n一個把西方極樂世界和此時此刻融為一體的豁達之人,他是蘇東坡,n他在他的詩里,在我們的閱讀裡,一次次重新活過,在蘇堤,在黃樓,在東坡肉里,一次次重新活過,n他詩里說著,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可是仍然在現實中,力所能及的,為百姓做著實事,他多次上書請求免除百姓對朝廷的債務,拋去殺嬰惡習,以身犯險治理洪水,治理西湖,建醫院,收養孤兒,治療瘟疫,他只要在朝堂一日,就以天下蒼生為己任,被貶在民間,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n他樂觀又悲觀,n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n唯願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n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雖一毫而莫取,n江水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n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n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n他灑脫不羈,卻又心系萬民,n他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卻見苦難無能為力之時,也痛心疾首,n都說好看的皮囊千千萬,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我想東坡先生千萬里挑一都不為過!n他說,如果我認真的度過了每一天,那西方世界,就存在於我的每一天中,n偉人總是歷經磨難,才能成就其輝煌,東坡先生三次被貶,陽明先生龍場悟道,曾國藩先生幾次投水自盡,若無一番彻骨寒 哪來梅花扑鼻香,就好比香料,磨的越碎,香的就越持久,n詩人不死,他在他的詩作中永存,n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n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如能学到一点東坡先生的生活智慧,就真的是賺到了,低處時自己點亮自己,高處時守得住自己,n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過好自己的生活,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天賦。
一座平缓的高峰:东坡
“身为百世师,言为天下法”,苏轼,这一颗在文化的星空中恒久闪耀的星辰,很难找到一种与其对等的事物作为他的象征,概括他的品性、人格、功业、成就。
黄州五载,初居定惠院,他的词中出现过一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孤独、惊惶、无处容身却不改高洁,但那只象征彼时彼地的幽人苏轼,苏轼的一生绝不如此幽独。
定惠院东山有一株“自然富贵出天姿”的名花海棠,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每岁盛开,(轼)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海棠绝代风姿无人赏,东坡绝世才华无人识,因此自怜自赏。再想想另一首绝句: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对蜀中名花海棠的喜爱和呵护,只能是潇洒达观的苏轼呵护与珍惜自我心声的表白。以此喻人,还是幽独凄苦了些。
建中靖国元年(1101),贬谪海南的苏轼遇赦北归,作五律二首有句云: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上句说政局变化,人世沧桑,就好像天上变幻不定的浮云;下句说我的一片忠心,仍然像一轮孤月光明莹洁。这轮明月可以象征诗人的忠心,但仍不足以象征完整的苏轼。
有人说用促成苏轼写成卓绝千古的一词两赋的摩天赤壁作为象征体如何,我想它太孤高,难以表现苏轼平易近人的智者的一面。
真要找一种恰切的事物来写照,就用黄州那一片开垦的“东坡”好了,因为实在,故皆可至;因为平易,故觉可亲。伟大如托尔斯泰,不是也只长眠于一片葱郁的树林中吗?白居易有诗云: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东坡自己也深情地礼赞过那片“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东坡不高,但有声有色,而且,一座坡度平缓的高峰,正可以引领人们沿着缓缓上升的山路走向顶峰。
无论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是莫砺锋的《漫话东坡》,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伟大人格伟大灵魂的无限崇敬之情。
阅读的过程,是一次次推倒偶像、一次次重塑偶像的过程。对苏轼却不是,十多年前读时的崇敬之情,今天更深挚了。
以我肤浅的认识,苏轼与李白一样,在诗文里把一个“我”字张扬到了极致,但苏轼比李白有更实际的政治才能。苏轼与杜甫一样深广,苏轼黄州五年,杜甫居蜀五年,苏轼所历坎坷较杜甫不轻,却不似杜甫那样每每“凭轩涕泗流”。苏轼与韩愈、柳宗元的比较,可以直录莫砺锋教授的原文:
苏轼北归留别黎民表说: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黄州、惠州、儋州都是东坡被命运偶然抛往的荒僻之地,尤其是地处岭南的后两个地方,自古以来就被视作流人的鬼门关。唐人韩愈被贬潮州,将到时作诗:“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到达潮州后上表自诉:居蛮荒之地,与魑魅为群。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作诗抒感说: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莫著209页)韩柳胸襟,是远不及东坡的。
朱光潜先生《诗论》第13章末尾将陶与屈原、杜甫相比,说屈更沉郁,杜更阔大多变化,但是都没有他那么淳,那么练。又说渊明如秋潭月影,澈底澄莹,具有古典艺术的和谐静穆。朱先生也将陶与苏轼比一比,他写道:后来诗人苏东坡最爱陶,在性情与风趣上两人确有许多类似,但是苏爱逞巧智,缺乏洗炼,在陶公面前终是小巫见大巫。(朱《诗论》332-333页,2005.6北京出版社)
我想说的是,人,毕竟是现实中人。无论是治世益人的功业,待亲待友的挚诚,还是诗文书画的成就,“早读范滂传,晚和渊明诗”的苏轼都远非“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更多只顾及自己的“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的有“乞食”相的渊明(黄为之《先唐诗苑揽胜》)可比,虽然渊明先生的确是那样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所以,我更仰望东坡。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书笔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