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5:06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心裴回兮不能还
唐代诗人 王无竞的《和宋之问下山歌》。
全诗原文:
日云暮兮下嵩山,路连绵兮树石间。
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
出【子集下】【凵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又《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又《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
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
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又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又叶敕律切,音黜。《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又《韻補》叶側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又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又叶赤至切,音熾。《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⒈ 山谷的出入口。
引《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黄景仁《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
⒉ 古地名。又名 瓠口。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明庭。
引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黄帝 升仙之处也。”
又注:“谷口,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⒊ 古地名。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
引《战国策·秦策三》:“范雎 曰:‘大王之国,北有 甘泉、谷口。’”
鲍彪 注:“在 云阳。”
西汉 末年,高士 郑朴 (字 子真 )曾隐居于此。 汉 扬雄 《法言·问神》:“谷口 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谷口 郑子真,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录》:“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 郑子真 隐於此。”
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元 杨奂 《得邳大用书复寄》诗:“谷口 知何似,他年愿卜隣。”
清钱谦益《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负耒我今归 谷口,惊弓君莫问壶头。”
兮【子集下】【八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
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
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見【酉集上】【見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又姓。出《姓苑》。
又《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賢去聲。《廣韻》露也。《易·乾卦》見龍在田。《疏》陽氣發見,故曰見龍。《儀禮·士相見禮》某也,願見無由達。《註》凡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又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又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又《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又《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又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⒈ 光明的月亮。
引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刘大白 《丁宁·黄昏》:“这秘密的黄昏,一霎时吞了斜阳,又一霎时吞了明月。”
⒉ 指明珠。
引《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璐。”
王逸 注:“言己背被明月之珠。”
唐李商隐《利州江潭作》诗:“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冯浩笺注:“明月,珠也。”
清 刘大櫆 《祭左和中文》:“捐明月於污瀆兮,余又何憾乎今之世。”
⒊ 喻泪珠。
引唐 孟郊 《连州吟》之三:“开缄白云断,明月堕衣襟。”
⒋ 下一个月。
引《左传·昭公七年》:“其明月,子产立 公孙洩 及 良止 以抚之。”
明杨慎《升庵经说·春秋左传·明月》:“齐 燕 平之月, 公孙段 卒,国人愈惧;其明月, 子产 立 公孙洩。古书传及俗称谓曰明年、明日则有之矣,明月仅见此耳。”
出谷口兮见明月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出谷口兮见明月全诗作者是谁?出谷口兮见明月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出谷口兮见明月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