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5:22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平仄○仄平○
三冬自矜诚足用
唐代诗人 骆宾王的《帝京篇》。
全诗原文: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覩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桂殿嵚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皇臺。
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钩陈肃兰戺,璧沼浮槐市。
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校文天禄阁,习战昆明水。
朱邸抗平臺,黄扉通戚里。
平臺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
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
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王侯贵人多近臣,朝游北里暮南邻。
陆贾分金将讌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赵李经过密,萧朱交结亲。
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幰红尘度。
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钩采桑路。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华游侠盛轻肥。
延年女弟双凤入,罗敷使君千骑归。
同心结缕带,连理织成衣。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兰灯灯九微。
翠幌珠帘不独映,清歌宝瑟自相依。
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
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
始见田窦相移夺,俄闻衞霍有功勋。
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
朱门无復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相顾百龄皆有待,居然万化咸应改。
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
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当时一旦擅豪华,自言千载长骄奢。
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红颜宿昔白头新,脱粟布衣轻故人。
故人有湮沦,新知无意气。
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已矣哉,归去来。
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
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
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
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
⒈ 形容时间长久。
引《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试。”
⒈ 不协调。
引《汉书·元帝纪》:“阴阳不调,黎民饥寒。”
《后汉书·章帝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饉屡臻。”
⒉ 特指音调不和谐。
引《韩非子·难三》:“且 中期 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 中期 之任也。”
《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⒊ 与人合不来。
引《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王逸 注:“调,和也……恐不知於俗而见憎於众也。”
⒋ 未得升迁。
引《汉书·张安世传》:“有郎功高不调。”
颜师古 注:“调,选也。”
⒌ 犹言不才。
引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时京城不调少年相效,谓之拍弹。”
宋 王禹偁 《谢赐侄男表》:“伏以,圣朝好爵,凡云选授,必择器能。岂期不调之材,遽忝起家之命。”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如子弟不调,或在襄邑作过逃来,即发遣他去,恐相负累,请仔细相度。”
几【子集下】【几部】 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居履切《集韻》《韻會》舉履切《正韻》居里切,寄上聲。《說文》踞几也。《徐曰》人所凭坐也。《詩·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禮·春官》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劉歆·西京雜記》漢制,天子玉几,冬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几。凡公侯皆竹木几,冬則細爲橐以馮之。《玉篇》案也。亦作机。《左傳·昭五年》設机而不倚。
又几几,安重貌。《詩·豳風》赤舄几几。(幾)〔古文〕《唐韻》居衣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說文》微也。《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傳》言當戒懼萬事之微。
又《說文》殆也,从,从戍。戍,兵守也。而兵守者危也。《爾雅·釋詁》幾,危也。《註》幾,猶殆也。《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幾矣。
又《玉篇》期也。《詩·小雅》卜爾百福,如幾如式。《疏》所以與汝百種之福,其來早晚,如有期節矣,其福多少,如有法度矣。
又《爾雅·釋詁》庶幾,尚也。《疏》尚,謂心所希望。《孟子》王庶幾改之。
又察也。《禮·玉藻》御瞽幾聲之上下。《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與衆不同。
又《司關》無關門之征猶幾。《註》無租稅,猶苛察不得令姦人出入。
又《韻會》將及也。《爾雅·釋詁》近也。《易·中孚》月幾望。《禮·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史記·留侯世家》幾敗乃公事。○按《爾雅》《釋文》音機,《史記索隱》音祈,《禮記》《釋文》音譏。
又巨依反。《韻會》云:機祈二音,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集韻》器之沂鄂也。《禮·郊特牲》丹漆雕幾之美。《註》幾,謂漆餙沂鄂也。《疏》雕,謂刻鏤。幾,謂沂鄂。言以丹漆雕餙之,以爲沂鄂。《釋文》幾,巨依反。
又《廣韻》居狶切《集韻》《韻會》舉豈切,機上聲。《玉篇》幾幾,多也。《廣韻》幾,何也。《韻會》幾,數問多少之辭。《左傳·僖二十七年》靖諸內而敗諸外,所獲幾何。《史記·萬石君傳》少子慶爲太僕御,出,上問車中幾馬。
又《韻會》未多時曰無幾。
又物無多,亦曰無幾。
又《廣韻》《集韻》《韻會》其旣切,祈去聲。《廣韻》幾,未已也。
又《集韻》與覬通。《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幾。《註》冀君來。《史記·晉世家》無幾爲君。《註》幾,謂望也。
邅【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張連切,音旃。《集韻》迍邅,難行不進貌。《易·屯卦》屯如邅如。《楚辭·哀時命》蹇邅迴而不能行。
又《廣韻》持碾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碾切,上聲。轉也,逐也。《屈原·離騷》邅吾道夫崑崙。《註》邅,轉也。楚人名轉曰邅。
又《楚辭·九歎》邅彼南道兮以征夫宵行。《註》言已放逐而流轉江南也。
又《廣韻》除善切《集韻》丈善切,去聲。移也。
又循也。
回【丑集上】【囗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
又《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
又《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
又《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
又《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
又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
又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寬衣也,取其裵回之狀。《張衡·思賦》馬倚輈而徘回。《註》言踟躊不進也。
又低回,紆衍貌。《史記·孔子世家贊》適魯,觀仲尼車服禮器,余低回留之,不能去。《前漢·揚雄傳》大道低回。
又姓。《韻會》古賢者方回之後。《正字通》明宣德中御史回續。
又地名。《後漢·郡國志》右扶風有回城,名曰回中。
又通作迴。《荀子·儒效篇》圖迴天下於掌上。
又通作廻。《史記·鄒陽傳》墨子廻車。
又《正字通》回回,國名。西域大食國種也。明丘濬曰:國在玉門關外萬里,隋閒入中國。金元以後,蔓延滋甚,所至輒相親守,其所謂敎門者尤篤,今在在有之。
又《集韻》《韻會》戸賄切,音悔。繞也。《左傳·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讀上聲。
又《集韻》《韻會》胡對切,音繢。《前漢·趙充國傳》回遠千里。《註》回謂路迂回也,音胡悔反。
又畏避也。《前漢·王溫舒傳》卽有避回。《註》謂不盡意,捕擊盜賊。
又《蓋寬饒傳》刺舉無所回避。《註》回讀若諱。俗作囬。
十年不调几邅回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十年不调几邅回全诗作者是谁?十年不调几邅回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十年不调几邅回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