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5:35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欣逢睿藻光韶律
唐代诗人 武平一的《奉和立春内出綵花树应制》。
全诗原文:
銮辂青旗下帝臺,东郊上苑望春来。
黄莺未解林间啭,红蘂先从殿裏开。
画阁条风初变柳,银塘曲水半含苔。
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觞畏景催。
更【辰集上】【曰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促【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七玉切《集韻》《韻會》趨玉切,音趗。迫也,近也,密也。
又局促小,貌。《李白詩》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
又刺促。《晉書·潘岳傳》閣道謠曰:和嶠刺促不得休。《註》受役於世也。
又與趣同。
霞【戌集中】【雨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音霞。《說文》赤雲氣也。从雨叚聲。《玉篇》東方赤。《廣韻》赤氣騰爲雲。《集韻》雲日氣相薄。《增韻》日旁彤雲。通作赮。
又《字彙補》漢複姓有霞露氏。
又與遐通。《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霞。《朱註》古與遐借用。
又《增韻》通作蝦。《吳越春秋·烏鳶歌》啄霞矯翮兮雲閒。《字彙補》霞卽蝦也。
又叶音胡。《楚辭·遠遊》餐六氣而飮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淸澄兮,精氣入而麤穢除。
又叶音何。《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綠波。
觴【酉集上】【角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說文》觶實曰觴,虛曰觶。《韻會》酒巵總名。《三禮圖》凡諸觴形皆同,升數則異。《詩·周南·卷耳疏》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總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左傳·成二年》奉觴加璧以進。《前漢·外戚傳》酌羽觴兮銷憂。《孟康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頭、尾、羽翼。
又飮人以酒亦曰觴。《左傳·襄二十三年》觴曲沃人。《戰國策》張儀曰:願王賜之觴。王曰:諾。乃觴之。
又濫觴。《家語》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王肅註》觴,可以盛酒,言其微也。是濫觴謂始出之微。《唐明皇·孝經序》濫觴於漢,蓋用此義。近世有指爲末流之弊者,誤。
又觴深,淵名。《莊子·達生篇》吾嘗濟乎觴深之淵。籀文作。《集韻》或作。
⒈ 夏天的太阳。
引唐 刘言史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曲池煎畏景,高阁絶微飈。”
唐 刘得仁 《和郑校书夏日游郑泉》:“太虚悬畏景,古木蔽清阴。”
宋文天祥《七月二日大雨歌》:“积阴緜五旬,畏景淡无光。”
⒉ 指夏天。参见“畏日”。
引唐 白居易 《旱热》诗之二:“持此聊过日,焉知畏景长。”
宋 柳永 《郭郎儿近拍》词:“新霽,畏景天气,薰风帘幕无人,度岁。”
金 元好问 《同白兄赋瓶中玉簪》诗:“畏景众芳歇,仙葩此夷犹。”
⒊ 比喻艰难的处境。
引宋梅尧臣《范景仁紫微见过亦谒不遇道上逢之》诗:“朝游翔凤池,暮直中书省。无由见颜色,况乃当畏景。”
催【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倉回切,音崔。促也,迫也。本作趣,古有趣無催,催促皆後人所增。催趣同聲,實一字。
更促霞觞畏景催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更促霞觞畏景催全诗作者是谁?更促霞觞畏景催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更促霞觞畏景催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