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6:16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海阔天长音信稀
唐代诗人 宋之问的《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全诗原文: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岐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云【子集上】【二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又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又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又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又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又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又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又姓。漢云敞。
又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又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又《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搖【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余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姚。《說文》動也。《詩·王風》中心搖搖。《疏》心憂無所附著之意。《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夾而搖之,以其豐殺之節也。
又《爾雅·釋詁》作也。《前漢·禮樂志》將搖舉,誰與期。《註》言當奮搖高舉,不可與期也。
又招搖,星名。《禮·曲禮》招搖在上。《疏》春秋運斗樞云:北斗七星第七搖光,則招搖也。《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部署眾神於搖光。《註》張揖曰:搖光,北斗杓頭第一星。◎按禮疏,合二星爲一。與漢書註互異。
又扶搖,暴風也。《爾雅·釋天》扶搖謂之猋。《註》風自下而上。
又步搖,首飾也。《詩·鄘風》副笄六珈。《疏》步搖,副之遺象。《前漢·江充傳》冠禪纚步搖。《註》冠禪纚,故行步則搖,纚卽今方目紗也。一作①。《周禮·天官·追師註》副以覆首,若今步①。《釋文》①本作搖。
又消搖,翱翔貌。與逍遙同。《禮·檀弓》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
又須搖,猶須臾也。《前漢·禮樂志》神奄留臨須搖。
又姓。《前漢·功臣表》海陽齊信侯搖毋餘。
又《唐韻》弋照切《集韻》弋笑切,音曜。亦動也。《後主·關山月詩》城危接暈高,潤風連影搖。寒光帶岫移,冷色含山峭。䍃从肉,非从爪。亦作㨱。別見後十一畫。①字作下繇。肉作月。
雨【戌集中】【雨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㲾《唐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羽。《說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玉篇》雲雨也。《元命包》隂陽和爲雨。《大戴禮》天地之氣和則雨。《釋名》輔也。言輔時生養。《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行。《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
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陸佃云:疾雨曰驟,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時雨曰澍。
又穀雨,二十四氣之一。見《後漢·律曆志》。
又《正字通》雨虎,蟲名。遁甲開天圖曰:霍山有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在石內,雲雨則出,可炙食。或曰石蠶之類。詳見《本草綱目》。
又《集韻》歐許切,音。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王遇切,音芋。《集韻》自上而下曰雨。《韻會》風雨之雨上聲,雨下之雨去聲。《詩·邶風》雨雪其雱。
又《小雅》雨我公田。《釋文》雨,于付反。《禮·月令》仲春始雨水。《註》漢始以雨水爲二月節。
又叶羽軌切,音以。《易林》隂積不已,雲作淫雨。
散【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傘。㪔,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
又《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
又《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
又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
又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
又藥石屑曰散。《後漢·華陀傳》漆葉靑䴴散。
又琴曲名。《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
又《廣韻》蘇旰切《集韻》《韻會》先旰切,音鏾。義同。
又《集韻》相干切。與跚同。《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各【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韻會》《正韻》葛鶴切,音閣。《說文》異辭也。从口从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書·湯誥》各守爾典,以承天休。
又屠各,北方種落名。《後漢·公孫瓚傳》瓚子續爲屠各所殺。
又《字彙補》借作部落之落,見諸葛銅鐺。
又《字彙補》引沈括筆談云:又借作洛。《石鼓文》大車出各。
⒈ 飞舞,飘扬。
引三国 魏曹植《临观赋》:“俯无鳞以游遁,仰无翼以翻飞。”
晋 陶潜 《游斜川》诗:“魴鲤跃鳞於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
唐王维《送友人归山歌》之二:“白鷺忽兮翻飞,君不可兮褰衣。”
清 唐孙华 《柳絮》诗:“鹰被桃花笑轻薄,不贪结子只翻飞。”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赤色旗到处翻飞,劳工会纷纷成立,可以说完全是 俄罗斯 式的革命,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式的革命。”
云摇雨散各翻飞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云摇雨散各翻飞全诗作者是谁?云摇雨散各翻飞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云摇雨散各翻飞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