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9 10:32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即此欢娱齐镐宴
唐代诗人 崔湜的《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全诗原文: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臺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熏风。
唯【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惟。《玉篇》唯,獨也。《集韻》專辭。《易·乾卦》其唯聖人乎。《詩·小雅》唯酒食是議。《韻會》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來唯縣。
又《集韻》視隹切,音垂。與誰同。何也。
又《唐韻》以水切《集韻》《韻會》愈水切,音。《說文》諾也。《禮·曲禮》必慎唯諾。《釋文》唯,于癸反。徐,于比反。沈,以水反。《又》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
又《內則》能言,男唯,女兪。《戰國策》范睢曰唯唯。
又《詩·齊風》其魚唯唯。《傳》唯唯,出入不制也。《箋》唯唯,行相隨順之貌。《釋文》唯,維癸反。沈,養水反。《韓詩》作遺遺,言不能制也。
應【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
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
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
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
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
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又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
又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
又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
又叶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按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率【午集上】【玄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卛《廣韻》所律切《集韻》《韻會》《正韻》朔律切,音蟀。《說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
又《玉篇》遵也。《廣韻》循也。《書·太甲》率乃祖攸行。《詩·大雅》率西水滸。《註》循也。
又《廣韻》領也,將也。《左傳·宣十二年》率師以來,惟敵是求。
又《襄十年》牽率老夫,以至於此。
又《廣韻》用也,行也。
又《集韻》從也,自也。
又《增韻》皆也,大略也。《前漢·宣帝紀》率常在下杜。《註》總計之說也。下杜,地名。《梁書·王僧儒傳》齊學士刻燭爲詩,四韻則刻一寸。以此爲率。
又《增韻》募也。
又率先也。《晉書·顧榮傳》榮身當士卒,爲衆率先。
又《通韻》表的也。《後漢·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方伯,一方表率也。
又《正字通》差等也。《前漢·李廣傳》諸將率爲侯者,而廣軍無功。《註》率謂軍功封賞之科,著在法令者也。
又高率。《世說新語》晉劉驎之好遊山澤,高率善史傳。
又率略。《盧氏雜記》宋五坦率。《聞見錄》司馬溫公與洛中諸公作眞率會。
又輕率。《論語》子路率爾而對。《註》輕遽貌。
又《前漢·東方朔傳》率然高舉,遠集吳地。《註》率然,猶颯然。
又《孫子·九地篇》善用兵者,辟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又姓。《正字通》明有率慶。
又兜率天。《太平廣記》心在兜率天彌勒宮中聽法。
又《唐韻》《集韻》《正韻》所類切,音帥。《廣韻》鳥網也。
又《正韻》同帥。《詩·邶風·旄丘序》方伯連率之職。《註》率,所類反。《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渠率。《註》與帥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類。《集韻》計數之名。《周禮·天官·大宰賦貢以馭其用註》賦口率出泉也。《疏》釆地之民,口率出泉爲賦。《釋文》率,徐劉音類,戚音律。一音所律反。
又《正韻》總率也。《易·王弼略例》率相比而無應。率,音類,又如字。
又《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律。約數也。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詹事屬官,有太子率更。《師古註》掌知刻漏,故曰率更。
又《算經少廣章》宋祖冲之有密率乗除法。
又彀率,彎弓之限也。《孟子》羿不爲拙射,變其彀率。
又與繂同。緶緝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註》率,繂也。言帶用單帛密緝,兩邊不見用箴之功也。《釋文》率,音律。
又《左傳·桓二年》藻率鞸鞛。《註》藻率,用韋爲之,所以藉玉也。率,音律。
又《五音集韻》所滑切,音刷。量名。與鋝同。《史記·周本紀》其罰百率。《註》率,卽鍰也。音刷。孔安國曰:六兩曰鍰。率,舊本亦作選。
舞【未集下】【舛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
又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
又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
又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
又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地理志》舞隂,縣名。
又姓。
樂【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岳。《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書·舜典》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
又鐘鼓、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孝經》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又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複姓。《孟子》樂正裘。
又《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喜樂也。《通論》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易·繫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樂。
又《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召切,音療。《詩·陳風》可以樂飢。毛音洛,鄭音療。
又《集韻》《韻會》《正韻》魚敎切。《論語》仁者樂山。
又益者三樂。
又《韻補》盧谷切,音祿。《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班固·東都賦》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
又《唐韻》魯刀切,音勞。《廣韻》伯樂相馬。一作博勞。
⒈ 东南风;和风。
引《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熏风。”
高诱 注:“巽气所生。”
明徐渭《忆潘公》诗之一:“记得当时官舍里,熏风已过荔枝红。”
郭沫若《十年建国增徽识·博物馆》诗:“旭日东方红似火,熏风南国暖於绵。”
唯应率舞乐熏风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唯应率舞乐熏风全诗作者是谁?唯应率舞乐熏风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唯应率舞乐熏风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