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9 10:52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来晨復得幸昆明
唐代诗人 沈佺期的《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全诗原文:
芳郊绿野散春晴,复道离宫烟雾生。
杨柳千条花欲绽,蒲萄百丈蔓初萦。
林香酒气元相入,鸟啭歌声各自成。
定是风光牵宿醉,来晨復得幸昆明。
定【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庭去聲。《說文》安也。《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易·說卦》天地定位。《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震澤底定。
又《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註》謂各署其所長也。
又止也。《書·洛誥》公定,予往已。《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
又《儀禮·鄕飮酒禮》羹定。《註》定猶熟也。《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
又《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
又州名。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
又丘名。《爾雅·釋丘》左澤曰定。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訂。營室星也。《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註》定星昏而正中,於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孫炎曰:定,正也。一曰定謂之耨。
又《詩·周南》麟之定。《註》定,額也。
又《禮·禮器》羹定詔於堂。《註》羹,肉湆。定,熟肉。
又《爾雅·釋器》斪斸謂之定。《郭註》鋤屬也。
又叶唐丁切,音庭。《詩·小雅》亂靡有定。叶下寧成。
又《韻會》古通正。亦作奠。引周禮瞽矇世奠繫,奠讀爲定,謂帝繫,諸侯世本之屬。
是【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
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
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
又《韻補》叶市之切。《蔡邕·釋誨》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跼而蹐之。
⒈ 风以及草木上反射出的日光。
引《文选·谢朓<和徐都曹>》:“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李周翰 注:“风本无光,草上有光色,风吹动之,如风之有光也。”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七:“雨柳枝枝弱,风光片片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评诗句可作画本》:“每咏其句,便如行 孤山 篱落间,风光物采来照映人,应接不暇也。”
⒉ 风景;景色。
引唐 张渭 《湖上对酒行》:“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
宋 苏轼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暴雨初晴楼上晚景之一》:“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道静 ﹞随便一走,就开了这么多的眼界,欣赏了 北戴河 的美丽风光。”
⒊ 指繁华景象。
引唐 李咸用 《同友人秋日登庾楼》诗:“六代 风光无问处,九条烟水但凝愁。”
清 卓尔堪 《扬州踏灯辞》:“城门十二无关锁,如此风光是太平。”
茅盾 《一个女性》四:“我希望明年,后年,大后年,或者是大大后年,将有另是一番风光的三月十七的佳节。”
⒋ 光景,时光景物。
引明 冯梦龙 《挂枝儿·五更天》:“莫负了有限的好风光,似这等閒是閒非也,待閒了和他讲。”
《再生缘》卷十五:“女儿得受夫人誥,自己又饥有食来寒有衣。处此风光心本足,小千岁,偏偏一旦病沾躯。”
⒌ 指文采。
引唐 元稹 《寄旧诗与薛涛因成长句》:“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亦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欧阳山《苦斗》六十:“她那灵慧、矫捷、安详的风光气韵却完全恢复了。”
⒍ 光采;体面。
引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图什么风光,待气昂昂端坐在中军帐!只不如守着农庄,倒也稳拍拍常为田舍郎。”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只是我的亲事,倒作成别人去风光。”
《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我只可怜我们老爷做了一辈子的官,如今死了,还不能够叫他风光风光,多念几天经,多拜几堂懺,好超度他老人家早生天界,免在地狱里受罪。”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真正是热火朝天,风光得不能再风光了,不仅名扬全县,同时简报也送到了省里,中央。”
牽【巳集下】【牛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摼《唐韻》苦堅切《集韻》《韻會》輕煙切,音岍。《說文》引前也。从牛,象引牛之縻也。《易·夬卦》牽羊悔亡。《書·酒誥》肇牽車牛。《禮·曲禮》效馬效羊者,右牽之。效犬者,左牽之。
又《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膳獻飮食賔賜之飱牽。《註》飱,夕食也。牽,牲牢可牽而行者。《左傳·僖三十三年》惟是脯資餼牽竭矣。《註》牽,謂牛羊豕。
又《玉篇》挽也。《左傳·襄十年》牽帥老夫,以至於此。
又《玉篇》連也。《易·小畜》九二牽復吉。《疏》牽謂牽連。
又《玉篇》速也。《禮·學記》君子之敎喩也,道而勿牽。《疏》牽謂牽逼人。苟不曉知,亦不偪急,牽令速曉也。
又《管子·法法篇》令出而不行,謂之牽。
又拘也。《史記·六國表》學者牽於所聞。
又牽牛,星名。《禮·月令》旦牽牛中。
又地名。《春秋·定十四年》公會齊侯衞侯于牽。《註》魏郡黎陽縣東北有牽城。
又人名。《左傳·成十七年》鮑牽見之。
又姓。《後漢·皇甫規傳》實賴兗州刺史牽顥之淸猛。
又《廣韻》苦甸切《集韻》輕甸切,音俔。《廣韻》牽挽也。
又《增韻》挽舟索,一名百丈牽。
又叶詳均切。《急就章》盜賊繫囚搒笞臀朋,黨謀敗相引牽,欺誣詰狀還反眞。《韻會》亦作掔。
⒈ 谓经宿尚未全醒的余醉。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司空 郑冲,驰遣信就 阮籍 求文, 籍 时在 袁孝尼 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
唐 白居易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
叶圣陶 《未厌集·一包东西》:“两旁店家一扇扇彩色的招牌在眼角拂过,觉得头里很昏乱,象带着宿醉。”
定是风光牵宿醉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定是风光牵宿醉全诗作者是谁?定是风光牵宿醉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定是风光牵宿醉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