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赏析分类
热门标签:

赏析

最新标签:

赏析

孩子到底该怎么学古诗词?一篇说清楚!

日期:2022/11/25 07:28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文 果 妈  开学后,孩子学校进行了古诗文的社团选拔。这个社团的首个目标,是剑指明年的“上海市小学生古诗文大会”。  说起这个古诗文大会,是在目前各种杯赛被禁的大环境下,官方盖章认证并大力推崇的、为数不多还能让小学生参与的竞赛活动了。今年已经举办到第四届,但因为参赛年级限制为三年级以上,所以我家对古诗文喜爱非常、但才二年级的小屁孩只好打酱油看热闹。  所以,得知学校有储备选手的意向,她立刻摩拳...

  文 果 妈

  开学后,孩子学校进行了古诗文的社团选拔。这个社团的首个目标,是剑指明年的“上海市小学生古诗文大会”。

  说起这个古诗文大会,是在目前各种杯赛被禁的大环境下,官方盖章认证并大力推崇的、为数不多还能让小学生参与的竞赛活动了。今年已经举办到第四届,但因为参赛年级限制为三年级以上,所以我家对古诗文喜爱非常、但才二年级的小屁孩只好打酱油看热闹。

  所以,得知学校有储备选手的意向,她立刻摩拳擦掌,激动得连觉都没睡好。最后当然是如愿以绝对优势进了社团,目前正在兴致勃勃跟随老师学习古诗词精讲课程。

  于是朋友让我谈谈关于孩子究竟该怎么去学习古诗文,不少人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

  -只是背下来就好,还是要理解它?-需要理解到什么程度?-学古诗要学到哪些维度的知识?

  目前,国家层面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因此,有眼界和能力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为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启蒙。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一些经典的文化典籍比较生涩难懂,因此,古诗文就成为他们早期启蒙的重要载体。在孩子8岁以前,一般主要接触诗词,8-10岁开始接触古文。

  不过,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和不同阶段,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肯定有侧重和深浅的区别。以一首古诗为例,儿童应该怎么去学习呢?本文总结了几年来我教孩子学习诗词的几条经验,一家之言,未必准确,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1、首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熟读成诵。

  背诵的第一要务,是牢记诗词的题目和作者。很多情况下,妈妈说:“宝宝,咱们来背首《静夜思》吧!”大概有80%以上的孩子,直接张口就来:“床前明月光……”而且家长也会觉得毫无违和感,默许他们背诵下去,只要内容不出错,就认为这首诗孩子已经会了。没有题、作的意识,绝对是有问题的。请一定要养成背诗之前,先记标题作者的习惯,“《静夜思》 唐·李白”以后,再“床前明月光……”

  为什么?因为中国诗词浩如烟海,别说是孩子们,就连我们成年人,谁还没有混淆、背串场过几首诗呢?就像每个人都拥有姓名一样,诗词的标题,就是它的第一标签;何况,还有很多诗词,如果不知道标题,只看正文的话,压根就弄不清它写的什么呢。

  直接用题目来举例吧,比较直观: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假如这是首陌生的诗,孩子可能大致能通过“笼”、“啼”推测出这是在写一种声音好听的鸟。但是,如果问他:“这是在写什么鸟?”答案有:A.杜鹃 B.画眉 C.白鹭 D.黄鹂,孩子是不是顿时就懵了?

  可如果告诉你——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画眉鸟》呢?是不是恍然大悟?

  再比如,下面这道题,选择“不是描写秋景”的选项,孩子应该容易分辨A答案里的“枫”、B答案里的“秋风”都是在描写“秋天”,但C和D答案,在全诗意思没有完全搞懂之前,猛地一看这两句,还是容易犯糊涂的。

  其实,只要知道诗题,C是《山居秋暝》,D是《春夜喜雨》,是不是就完全不需要抓耳挠腮了?

  同理,这道题也可以思考看看

  再看这个例子,它的题目不容易和正文对上号——

  诗题是《芙蓉楼送辛渐》。是不是豁然开朗?

  所以,千万不要轻视诗词的标题,正文一字不差那都不算会;也不要说诗背多了以后,标题和正文对不上号、记串词是在所难免。记住,“诗盲症”是学诗第一大忌。

  2、一定要知晓诗歌的作者,并大致了解其生平。

  作者是赋予诗歌生命的人,诗词是作者在特定时代环境中的人生折射,在特定的情感背景下的情感投射。所以,清楚地知道作者是谁、什么人,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和境遇,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诗词。

  例如前文说的《画眉鸟》,作者是宋代的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鸟,但熟悉诗词发展史的人知道幼儿古诗词,宋人写诗是很喜欢蕴含丰富哲理的。如果知道诗人虽曾官至翰林学士,但此时正有贬官外任的经历,就不难理解,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实则抒发忧郁情怀,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政治制度的憎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那么,我们说的“了解诗人”,是要了解到一个什么程度?

  最基本的,诗人的身份、字、号、人称(雅号)、作品集,主要成就和代表作,个人觉得7岁以上的孩子要能够记忆。具体的,掌握到以下这种程度就可以了。

  3、孩子还要掌握一些必备的文学常识。

  说到诗人的“雅号”,像是常见的“唐宋八大家”、“诗仙”、“诗圣”、“诗佛”、“诗狂”、“诗魔”、“诗豪”、“诗鬼”、“小李杜”、“七绝圣手”、“五言长城”、“中兴四大家”等等,属于必知必会的文学常识。除此而外,和诗词有紧密联系的常识,还包括有诗词类型、节气、时令、物候现象、农历节日、典故出处、古代计量单位、时间算法、对农耕社会的理解等等,也是需要掌握的。这些则需要从各种书籍里去阅读获取了。

  这是关于节气,如果知道“梨花落后清明”这个物候现象幼儿古诗词,哪怕对这首诗不了解,也是不难的。

  又比如——

  这种综合考察,既有诗歌体裁、题材,也涉及到诗人背景,但只要能够判断它是一首七言绝句,就知道唐人“七绝”第一人是王昌龄,雅号“七绝圣手”(PS:在绝句上,李白有和他争第一的实力,而杜甫擅长的是律诗)。即使没见过,也都能从王昌龄的风格上去理解个八九不离十。4、学习诗词,我们终极的目标,就是理解它、运用它。既然如此,那么何必问,“我家才3岁,背诗需不需要解释”这样的问题呢?其实很简单:量材施教。如果孩子想知道,或者能接受,当然是要解释。

  之所以一般建议说4岁以下的孩子,背诗不需要理解含义,只需背就好。是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暂时还跟不上,而不是说释意这件事是什么洪水猛兽。“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其实也是因为“百遍”伴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阅历和认知能力增加,也会自然而然想要去弄懂其中的含义。弄懂的方式,可能是通过阅读,可能是通过听课,也可能是通过和家长的讨论。

  4岁以上、理解力较好的孩子,最好是在背诵诗词的时候就要理解它。可以简单了解一些关键实词、虚词的含义,帮助理解全文大意。理解可以很好地促进背诵速度和质量。

  7岁以上的孩子,建议对诗人的生平、诗歌创作的背景做全面了解,更有利于理解诗词的意境,吃透全文的内涵。在将来的某个人生境遇中,就可以穿越千年,和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果只是浅层次的了解,就掌握到我们前面说的程度即可。如果要深层次了解,就需要阅读一些诗词类的典籍、人物传记,多听名师(力推蒙曼和康震老师)关于诗词的课程。

  打个比方说,大师的课程会讲解到很多细节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背景。如崔颢的《长干行四首(其二)》。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孩子不知道哪里是“九江”,如果读的是《唐诗三百首》或者随意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上面的注释最多只写“九江:原指长江浔阳一段,泛指长江”。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很抽象,也难以记住:“九江”为什么不是江西省的“九江”市呢?大师会把细节讲给你:唐朝的时候,现在的“九江”还叫“江州”或“浔阳”(江州下辖浔阳郡),也就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浔阳江头夜送客”。所以,这里的“九江”是泛指长江。对诗人的了解,我们也以崔颢为例,一般来说8岁以下的孩子只需了解他的代表作是《黄鹤楼》,有唐人“七律第一”的赞誉即可。但更深层次的了解,需要知道李白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此而搁笔的传说,传说后被证伪。还要引申出去,知道李白的《鹦鹉洲》和《登金陵凤凰台》都是仿写的这首《黄鹤楼》,并且青出于蓝。5、学习诗词时还要同步训练语感。

  当然,这个部分可以通过阅读大量诗词获得,也可以通过《笠翁对韵》《声律启蒙》来解决。建立起对“韵”的基本了解,很多时候,你可以不需要见过这首诗,凭借语感,和诗人共鸣,就能体会到他用的是哪个词。

  做到了以上几点,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才算是入了门。“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孩子走进诗词深处,感受辞藻之美,意象之美,心境之美,和生活之美吧!

  (PS: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小学生”提取小学生必背诗词112首;回复“常识”,提取一篇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友情提示:诗词常识包括但远不限于此哈。)

  本文原创,严禁未经授权的转载

  孩子到底该怎么学古诗词?一篇说清楚!

  以上为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孩子到底该怎么学古诗词?一篇说清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