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赏析分类
热门标签:

赏析

最新标签:

赏析

古代诗歌鉴赏虚实结合

日期:2022/11/25 07:40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实与虚 实: 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 实境。 在诗歌中, 虚常包括三类: 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 )虚: 是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2、 已逝之景之境(《念奴娇 赤壁怀古》 ) 3、 设想的未来之境(《雨霖铃》 )实景与虚景 实景 具体(人、 事、 景, 形、色) 虚景 抽象(情、 理、 意、 气) 正面直接...

  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实与虚 实: 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 实境。 在诗歌中, 虚常包括三类: 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 )虚: 是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2、 已逝之景之境(《念奴娇 赤壁怀古》 ) 3、 设想的未来之境(《雨霖铃》 )实景与虚景 实景 具体(人、 事、 景, 形、色) 虚景 抽象(情、 理、 意、 气) 正面直接描写 现实(现时、 此在、 客观) 侧面映衬烘托 虚幻(梦境、 回忆、 想象)古诗词的虚与实1. 实, 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 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2. 实, 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 指主观的无形活动。3. 实, 指具体描绘;虚, 指抽象的议论。4. 实, 指眼底景象;虚, 指意中景物。虚实相对有者为实, 无者为虚;有据为实, 假托为虚;客观为实, 主观为虚;具体为实, 抽象为虚;显者为实, 隐者为虚;显者为实, 隐者为虚;有行为实, 徒言为虚;当前为实, 未来为虚;已知为实, 未知为虚。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的定义: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实的景、 事与想象的景、 事互相映衬, 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 虚实结合的作用:1、 拓展意境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阔的审美空间;2、 渲染烘托突出中心;3、 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突出中心。诗词中虚实结合常见的几种形式1. 借助想像虚拟意境2. 从对方起笔生情3. 借助修辞化虚为实4. 借助梦境的描写化虚为实借助梦境的描写化虚为实5. 当前之景为实, 已逝之景为虚6. 置议论的虚实7. 不置议论的虚实1、 借助想像虚拟意境实依据, 却又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能扩大诗词的容量的容量。想像是虚写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有一定的现刘禹锡《浪淘沙》《浪淘沙》刘禹锡三、 四句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 把黄河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 生动、形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张 谓《别韦郎中》•••••••••星轺①计日赴岷峨,云树连天阻笑歌。南入洞庭随雁去,西过巫峡听猿多。西过巫峡听猿多。峥嵘洲上飞黄蝶,滟灏堆边起白波。不醉郎中桑落酒②,教人无奈别离何。【注】 ①星轺(yáo) : 使者所乘的车。②桑落酒: 古代美酒名。•虚写(想象) 、 借景抒情。•颔联、 颈联中, 作者通过想象别后途中境遇以及归雁、啼猿、 黄蝶、 险波等景象,传达出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传达出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凄凉与神伤。

  •王昌龄《送魏二》• 《送魏二》王昌龄•运用了 虚写的手法,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寂与愁苦, 通过想象拓展意境, 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通过想象•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在一些抒情诗中, 作者常常突破时空的限制, 通过想像将对方的言行摄入诗中,增强诗词的情趣扩大诗词的意境增强诗词的情趣, 扩大诗词的意境, 将所抒发的情感加以深化。将所2、 从对方起笔生情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香雾云鬟湿,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通过想像远在鄜州的妻子思念自己来增强思乡 之情。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欧阳修《踏莎行》 《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 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作者想像楼上的思妇, 柔肠寸断, 以泪洗面, 凭高眺远, 思念旅途中的自己(行人)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行者不但想像到对方登高怀远, 而但想像到对方登高怀远, 而且想像到对方的心一直追踪自己。

  这种遥想, 极写了 行人的离愁。 (渲染离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 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山东兄弟、 家乡 亲人, 而是想像着家乡 的亲人如是想像着家乡 的亲人如何思念自己。《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作者运用虚写的手法,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 家人还围坐在灯前, 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 来自己这个远行之人, 来表现“思家” 的。 自己思念亲人, 却从家人入笔, 更表现出了 思乡 情切。这种曲折有致、 出乎常情的写法, 更能表达诗人对故乡 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说四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评语说: “公本思家, 偏想家人思己。 ”3、 借助修辞化虚为实诗词中当一些抽象的内容难以表达的时候,诗人常常不是空洞地抒情, 而是借助修辞,特别是比喻手法化虚为实, 使表达的情感易特别是喻手法化虚为实于捕捉。使表的情感易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 许多愁。-----秦观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李清照 “休问离愁轻重, 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 ”-----董解元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有人评论: 后主李煜将“愁” 变成水, 秦观将“愁” 变成随水而流去的物,李清照又进一步把“愁” 搬上了 船虚实结合的诗句, 而写《西厢记》 的董解元却把“愁” 从船上卸下, 又驼到马背上去了 。 至此, 也不怪李清照在《声声慢》 词末, 绝望地悲鸣, 无助的呻吟, 撕心裂肺, 催人泪下地再写“愁” 。“愁” 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 然而在古代诗词中诗人们却把这“愁” 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 让愁有了 数量、 有了 重量有了 长度了 重量、 有了 长度, 让我们可感、可见、 可闻。让我们可感当诗人的情感在现实生活难以尽情抒发时, 常转变角度, 借助梦境来深化情感使所抒之情更进境来深化情感, 使所抒之情更进一步。4、 借助梦境的描写化虚为实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无定河边骨” 和“春闺梦里人” , 一边是现实, 一边是梦境; 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 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 虚实相对, 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一个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可怜” , 一个“犹是” ,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 凝聚了 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个5、 当前之景为实, 已逝之景为虚已逝之景, 或是作者经历过的, 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 作者把这些景物写入诗词中, 大多是通过与当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词中大多是与当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李煜《虞美人》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故国不词中的“雕栏玉砌” 、 “朱颜” 是词人对故国的追思, “雕栏玉砌” 也许还在, 红颜也已迟暮。 但这些都不是眼前的实景,所以是虚写。 “只是” 二字以惋惜的口吻传达出国亡家破惜的口吻传达出国亡家破、 物是人非的无限悔恨与怅惘。物是李白《越中览古》 越中览古李白前三句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一举破吴,凯旋而归的往事。 诗人极力渲染昔日的繁华极力渲染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王城故址上只剩下鹧鸪乱飞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而表达了 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6、 置议论的虚实写诗强调形象思维, 但也不排斥抽象思维,即诗中的议论。 这议论不是泛泛而谈, 它要求即诗中的议论议论不是泛泛而谈有哲理性, 有形象性, 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换句话说, 就是要善于运用虚笔。它要求《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客楚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前两句是诗的第一层,点明送别的时间、 地点, 整个吴地都笼罩在潇潇冷雨中,为即将的离别平添几分悲凉气氛。 “楚山孤” 既是写实景虚实结合的诗句, 也是诗人孤寂心情的写景, 也是诗人孤寂心情的写照。后两句是诗的第二层,转入议论, 表白自己崇高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末句的虚拟议论, 诗人如玉壶冰心,晶莹洁白! 蕴含着哲理, 形象感人, 感情强烈, 成了 千古名句!7、 不置议论的虚实诗词有实景与虚景, 有虚实相间之景。 写实景要注意“实中透虚” , 能触发联想, 写实才不枯燥、 不呆板。 写虚景要能落到实处, 有凭藉依托, 有云蒸霞蔚的气象境界范晞文在《对床夜话》 中云蔚的气象境界。 范晞文在《对床夜话》 中云: “不以虚为虚, 而以实为虚, 化景物为情思。

  “不以朱熹《水口行舟》 《水口行舟》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朱诗写舟行江上, 是见闻,是实景; 诗中让感悟到的风雨总是暂时的, 风浪总归会平息的,青山绿树总是永恒的, 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的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抑。诗人在绘景叙事中蕴含了 人生的哲理, 这是虚。 即: 景事为实,情理为虚。遏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水多。李忱《瀑布》 《瀑布》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远看方知出处高。李诗诗中描写了 雄伟壮观而最终历尽坎坷奔向大海的瀑布形象, 这是客观的景物, 是实; 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寄托了 自己的思想个人决不想: 一个人, 决不可满足于现状,要志存永远, 不惧艰难,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是言志, 是虚。满足状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怎样解析虚实相生的诗词鉴赏题呢?对虚实结合的诗词, 答题时的一般层次是: 阐述哪是实写, 写的是什么; 哪是虚写, 写的是什么; 分析虚实相生实写, 写的是什么; 哪是虚写, 写的是什么; 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主要是: 使……形象更丰满; 使……感情表达得更充沛, 更淋漓尽致; 丰富了 诗歌内容, 扩大了 诗歌意境,营构了 一种朦胧迷离、 亦真亦幻的境界。

  当然这几点不一定面面俱到, 涉及到哪点说哪点就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前两联写实 “收蓟北、涕泪满衣裳、 却看、 漫卷诗书” 都是突然之间“喜欲狂”的生活真实!后两联写虚后两联写虚。 诗人回家畅想曲的节奏轻快、 和谐,地点转换让人目不暇接! 表现诗人乍闻胜利消息时的喜极心情和急欲赶路返乡 的愿望!此诗所以被誉为“杜甫生平快诗” , 关键之一在于虚实妙合, 虚写尤不可缺!•诗人回家•《《望江东望江东》 》 黄庭坚黄庭坚•《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见、 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 江阑①住。灯前写了 书无数, 算没个、 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 又还是、 秋将暮。见•上片: 运用虚实结合手法,词人触景生情, 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 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注】 ①阑: 阻隔; 阻拦。②直饶: 纵使。 分付: 交付。下片: 运用虚实结合手法,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 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 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北宋北宋• •林逋林逋《《山园小梅山园小梅》 》•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注: 霜禽: 冷天的鸟。赏析赏析••表现手法:1、 对比反衬;2、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3视觉嗅觉相结合;3、 视觉、 嗅觉相结合;4、 虚实结合;5、 托物言志。•颔联: 正面直接描写梅的姿态、 气味;颈联: 借霜禽、 粉蝶侧面衬托小梅的美。•••颔联: “疏影横斜” 写视觉为实; “暗香浮动” 写嗅觉为虚。颈联: 上句写霜禽欲是实;下句猜想粉蝶“断魂” 为虚。•上述可见, 诗词的虚实结合, 写法变化多端, 但无论怎样变化, 都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必然规律: 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描写到抽象描写, 从实景到虚景, 从浅而入深。

  以上为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诗歌鉴赏虚实结合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