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2/11/25 19:41作者:小编人气: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在中国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文明中,诗词作为艺术百花园的一支奇葩,产生了数以千万计的优秀诗章,而其中名句、警策众多,脍炙人口,令人击节赞赏。这些名句、警策千锤百炼,经过历史的检验,思想性和艺术性兼美,被人们赞誉为“千古绝唱”至今传诵不衰。
现代人要不要多学习、多看看古诗词呢?
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人格完整。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多学习,多看看古诗词可以培养完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学习古诗词的好处是什么?
学习古诗词的好处是使你的心不死。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你的心完全沉溺在物欲之中,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那实在是人生中第一件值得悲哀的事。诗有一种“感发的生命”。它由作者传达给读者。而且可以不断生长,生生不已地流传下去。这种感发的生命,可以使你的心活泼起来,永不衰老,这就是诗歌的好处。
中国的诗歌很重要,它参与中国人的人生,通过诗歌培养心灵。通过诗歌来培养精神世界,复兴中国的文化,因为我们没有宗教的传统,所以中国的诗歌就起到代替宗教的作用,这是林语堂先生的话。中国人生活方式很大程度是由诗歌来塑造和决定的。
古诗词是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生最深刻的解读。
诗歌有润泽人们内心的力量,在领会诗歌之美的同时。成为一个能赏析,能感受,能领会诗歌美的人。拥有一颗真正的所谓“诗心”。
古诗词对精神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言能力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植根于人们的心中,使人成为高素养的中华人,使人终身受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所追求的一种最远大的,最完美的理想,必须历尽艰辛上天入地去追寻。正是这首诗,把一代又一代人引到不断探索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受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境界。
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增强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心,乐观面对人生。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告诉我们什么是无私奉献。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显达时兼善天下。孟子教人做人、做事。
在这些文质兼美的的古诗文吟咏中,心灵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以至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对完美的人格塑造意义十分重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朋友间的友谊打动人心。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设问: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原来心理健康小诗歌,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明一个哲理,如果你的心离名利场上的竟逐遥远了,那么你住的地方哪怕就在车水马龙的闹市,也一定会像偏地深山一样清净。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界的泰斗,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十七岁作的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心理健康小诗歌,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广泛为人们传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称作“千古壮观”。“行到水穷尽,坐看风起时。”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时间,在空间的绝望之处,看到时间的转机,生命还没有停止,所以还有新的可能、新的追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形象写照。
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意是:怎么能得到千万间高大宽敞明亮的房屋,
让普天下的贫寒之人都住进去,不再遭受风雨的侵扰,而能欢天喜地地过上温暖幸福的生活呢!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正是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被称为诗圣。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李清照的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这首诗起则月涌自海潮,收则月沉海雾,起地雄浑浩荡,收得蕴籍朦胧。全诗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素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中国千年来的传统学术风气是把为人与为学结合在一起。中国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诗篇的好处却不仅仅在于诗歌的艺术,更在于作者光明俊伟的人格对读者的感动。
以上为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古诗词中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