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赏析分类
热门标签:

赏析

最新标签:

赏析

寒露 天凉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日期:2022/11/25 19:49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10月8日9时39分,迎来“寒露”节气。  寒露,是一场从凉爽到萧瑟的过渡,一次从秋天向冬天的进发,一个透着寒意却多姿多彩的日子。  此时节,空气里有凉凉的桂花香和寥落的虫鸣,大地上的一切讯息,都随斑斓的落叶齐齐地指向了深秋。  寒露一到,最迟的鸿雁,也急急地从北方飞了过来。一两只失群孤雁的鸣叫,把一座又一座村庄从睡梦中惊醒。  奶奶拍拍围裙上柴草的碎叶,掀开锅盖——早饭已经烧好。“寒露种麦正...

  10月8日9时39分,迎来“寒露”节气。

  寒露,是一场从凉爽到萧瑟的过渡,一次从秋天向冬天的进发,一个透着寒意却多姿多彩的日子。

  此时节,空气里有凉凉的桂花香和寥落的虫鸣,大地上的一切讯息,都随斑斓的落叶齐齐地指向了深秋。

  寒露一到,最迟的鸿雁,也急急地从北方飞了过来。一两只失群孤雁的鸣叫,把一座又一座村庄从睡梦中惊醒。

  奶奶拍拍围裙上柴草的碎叶,掀开锅盖——早饭已经烧好。“寒露种麦正当时。” 吃过早饭,天还没有大亮,爷爷牵着牛走在前面,父亲扛着犁和轭跟着。妈妈肩上背着一袋子的麦种,手里拎着圆篓。孩子们舞着九齿的钉耙打打闹闹,蹦跳着往前。

  乡间小路上的草叶长得十分的茂密,上面浓浓的露水,很快就把孩子们的裤腿衣衫打湿了大片。妈妈在后面喊着,要他们当心:到了寒露节,露水落在身上太重了,会肚子疼。

  太阳刚出来,田地里已经满是农人。耕地的、种麦的、耙土的、挖山芋的,忙忙碌碌。而最热闹的,是“筛花生”。

  筛花生是重体力活,所以要壮汉。一人推着筛子荡过去,再拉回来。对面的人跟着他的节奏,一锨一锨地,把混合着花生的泥土铲到筛中。广阔的花生地里,数十个壮汉们打着号子。一人喊,众人和,一声接着一声,短促有力,如鼓点一般。

  而担花生的女人们,唱的就是动听的歌谣了。她们赤着脚,卷着裤腿,用竹筐把筛好的花生,一担一担地挑到晒场上。她们的歌是欢乐的、轻快的,却又如此的婉转动人:寒露后面是霜降,哥哥哥哥你别忙……

  晒场边上用茅草盖了个“人”字形的小棚,夜里有人住在里面看守一场的花生。看场的大多是老人,肚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天已经大黑了,晚风从棚外吹进来,挂在棚顶横梁上的马灯轻轻摇晃着,我不肯回家,还赖着要听故事。

  最会讲故事的还是村里的读书人。他们厌烦了城市的灯红酒绿,隐居乡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称之为“隐士”。

  隐士是外人不容易找到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访隐士,最好是在寒露。“寒露菊花开”。隐士的门外竹篱边上,一定会种菊。你远远就会闻到这菊花的香味。

  令人神往的隐士什么时代都有,而最著名的,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田园。在所有诗人当中寒露诗句寒露诗句,陶渊明恐怕是最爱菊花的了。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他赢得了“菊花之神”的雅号。而菊花,也许又因了他的缘故,被人们称作“花之隐逸者也”,成为品格高洁的象征。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隐居是化动为静,是坚守气节与保持尊严,也是对人生进行重新考量。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远离尘嚣,隐居田园,既是回到自然这一“外宇宙”,又是回归心灵的“内宇宙”。中国人相信,越是这样的人,就越接近于道,越能发现真我。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想象飞物化为潜物,是古人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寒露百花凋”,但菊花偏偏在寒露时盛开。“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便是寒露时节的菊花之盛。

  【秋钓边】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此时钓鱼易上钩、易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钓边”。

  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也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登高赏红叶】

  寒露,是赏红叶的好时节。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正是这个季节的美景。

  登高而望,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秋风飒飒,黄护叶红。金秋满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

  【喝秋茶】

  秋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

  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

  【不露脚】

  寒露到来,天气由热转寒,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不要赤脚,防止“寒从足生”。

  寒露·絮语

  秋风凉,更夜长。

  不知不觉,寒露飒飒而至。

  露水像极了生命中的大多数日子,

  转瞬即逝,不着痕迹。

  但时间流逝的途中所经过的每一个节点,

  都值得被记住。

  寒露至,此时的你,

  是否添衣加衫?

  去登山望远踏野溪,琴棋相伴品流觞;

  是否执笔小楷?

  在异乡城里写秋风,遥寄家书意万重;

  是否掬食而煮?

  看小炉汤沸火初红,好友聚谈至夜浓;

  是否拈书为念?

  祈故园父母俱安好,时光暗渡太匆匆。

  此时的你,

  是气定神闲,还是黯然神伤?

  怎样都到秋光中寻求纾解吧。

  风吹稻浪的窸窸窣窣声;

  脚踩落叶发出的咔嚓声;

  潦水尽寒潭清的清幽色;

  层林浸染绯红的热闹色;

  一草一木,一声一色,

  无不涤忧除烦,予人悠悠之感。

  是把时间平铺了露水,

  折射出流年往事,

  也透着未来日子的莹莹。

  寒露带来了秋的凛然,

  也迎来了告别假期回归忙碌的开始。

  你,调整好状态了吗?

  对着天气逐渐漫上来的寒意,

  愿你内心充盈着进发的暖意,

  投身这迷人的深秋,

  且行且从容。

  以上为用户投稿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寒露 天凉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