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赏析分类
热门标签:

赏析

最新标签:

赏析

《春江花月夜》赏析

日期:2022/11/25 20:06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这些天脑海中一直萦绕着《春江花月夜》的诗句,有趣的是这首诗高中时候就背过,当时却不曾体会到诗歌当中的美感以及浩瀚的时空观。经岁累年,对这首诗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的潮水与大海汇成一线,一轮明月腾空而起。最近有上论文写作课,老师教导我们写作时要有链接,这首诗中的链接就很好呀。作者先写了春江的潮水,又通过“连”和“平”二字将潮水和大海链接在一起。作者又通过海...

  这些天脑海中一直萦绕着《春江花月夜》的诗句,有趣的是这首诗高中时候就背过,当时却不曾体会到诗歌当中的美感以及浩瀚的时空观。经岁累年,对这首诗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的潮水与大海汇成一线,一轮明月腾空而起。最近有上论文写作课,老师教导我们写作时要有链接,这首诗中的链接就很好呀。作者先写了春江的潮水,又通过“连”和“平”二字将潮水和大海链接在一起。作者又通过海过渡到月,怎么过渡的呢?一则明月是海上的,二则该明月是共潮而生。再看视角:春江潮水连海平,视角是由近及远;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流宛转绕芳甸,视角是由下及上。寥寥数笔,就描绘出一幅空旷、宏大又寂静的影像。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什么在滟滟随波?那必是明月光了,它遍照千万里,春江上哪一处看不到明月光呢?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只是江与月哪能行?作者又加入了芳甸与花林。怎么加入的呢?江流绕着芳甸宛转,而月光照着花林显得晶莹洁白。你看,作者从江写到了海,从海写到了月,又从江和月写到了芳甸与花林。原先是空旷、宏大又寂静,现在是不是显得热闹了许多呢?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光皎洁明亮。皎洁明亮到什么程度呢?让人并不觉得空中有流霜飞舞,甚至看不见汀上的白沙。这意象,真是干净极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若虚唯恐我们体会不到这种干净,又强调了一下:你看江天一色没有一丝尘埃,一轮孤月当空而挂。诗歌如果写到这里结束,只能算是好,但配不上“孤篇盖全唐”之誉。真正经典的是后面的哲思。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前面都是写景色,该句首次提到了人。而且引入的角度也是很有趣:江畔什么人首次抬头看到了明月?这是由下及上。而江上的明月什么时候初次照到了人?这是由上及下。原先只有江和月,只有草甸和花林,只有流霜和白沙。现在有了人,也就有了哲学思辨。月和人,究竟哪个是首先存在的呢?如果是月先存在,那么是什么人首次看到了月光?如果是人先存在,那么月是什么时候开始照耀人?1300年前的张若虚解答不了,到了现在,我仍然解答不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祇相似。

  作者便开始感慨了。你看人生代代无穷,而江上的明月却年年相似。不光是张若虚有这个感慨,刘希夷也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圣经》传道书里不是也有:What has been is what will be, and what has been done is what will be done; there is new under the sun.吗?人山人海总在继续,一如既往地喧嚣涌动梦想纷纭,比及沧海桑田,而你我已不在。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月在等待什么人吗?未必见得,我只看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你们人类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殊不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作者之前一直在写广阔的空间江流宛转绕芳甸,无垠的时间,孤寂的环境,并探讨了人类这个整体与环境的关系。此处笔锋一转,写到了一片悠悠的白云,写到了青枫普,还写到了愁。等等!!谁在愁?是白云吗?是青枫浦吗?不可能!那究竟是谁在发愁呢?不禁吸引着读者继续看下去。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原来是游子离家,妇人相思。这种思念怎么链接?用月亮!游子泛舟渐行渐远,已经看不到妇人,但是仰首一轮明月当空而照。这轮明月不仅照着游子,也照着妇人在楼上徘徊不定的脚步,照着妇人对镜梳妆的孤独倩影。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恼人的月光啊,玉户帘中卷之不去,捣衣砧上拂去又来。是月光恼人吗?是思念恼人啊!举目远眺,看不到人,何以遣怀?惟愿随着月光遍照君身。这月光,应该能照耀到夫君吧?纵使是振翅高飞的鸿雁,依然能被月光普照;纵使是潜跃水底的鱼龙,依然能被月光照出水面的丝丝波纹。其实我有在考虑为什么作者在开篇描绘出一幅空阔辽远的意象,却笔锋一转描写细腻的男女相思。后来我有想到,作者探讨了人与时间,人与空间的关系,到这里,开始探讨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还是男人跟女人之间的关系,正是男女的结合,才有了子孙,才有了人生的代代无穷。而情侣之间的相思,又着实痛苦,相见时有多相爱,相离时便有多相思。夜深人静难以入眠,举首忘着天边的一轮圆月。远方的人是否也在失眠而望远呢?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昨夜梦到潭边花次渐落,说明春已过半,而夫君还没回家。江水都快流尽了,江上的月也快落下了,而你还没回家。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月亮西斜藏入海雾,而离人依然相去甚远。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回家团聚,相思之情随着一轮落月,洒遍满江树林。最后一句由点及面,由一对情侣,扩散到多对情侣。作者只描述现象,最终也没有给出一个答案。或许这就是人生吧,是没有解的。我们只能意识到空间的广阔,时间的无垠,人类的渺小,思念的痛苦,却没有永恒的解决方案,日日如此,代代如斯。

  以上为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春江花月夜》赏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