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赏析分类
热门标签:

赏析

最新标签:

赏析

含柳字的送别诗句或词句

日期:2022/11/26 18:14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时间:2021年11月18学海无涯页码:第-含柳字的送别诗句或词句1.带柳字的送别诗词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表示送别带柳字的诗句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5、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6、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8、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9、倚栏凝望,暗牵...

  时间:2021年11月18学海无涯页码:第-含柳字的送别诗句或词句1.带柳字的送别诗词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表示送别带柳字的诗句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5、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6、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8、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9、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10、最是一年春好处,绝盛烟柳满皇都。11、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12、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13、春风争拟惜长条。14、城外看风满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15、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陆游.沈园)16、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表示送别带柳字的诗句----李白《劳劳亭》1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带柳字的送别诗,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18、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时间:2021年11月18学海无涯页码:第-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杨巨源《折杨柳》19、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20、--刘禹锡《杨柳枝词》21、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22、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23、杨柳丝丝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丝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2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25、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2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8、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29、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30、寸寸柔山外.32、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33、晚风拂柳笛声残,夕时间:2021年11月18学海无涯页码:第-阳山外山。表示送别带柳字的诗句34、天之涯带柳字的送别诗,地之角,知交半零落。35、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8、令狐楚【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辞三首】阊阖春风起,蓬莱雪水消。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39、宋璟【送苏尚书赴益州】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40、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41、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42、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43、白居易【莫走柳条词送别】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时间:2021年11月18学海无涯页码:第-4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46、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秦观47、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4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49、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李白50、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欧阳炯。2.含柳的离别诗句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66船。临川见新柳【唐】崔橹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时间:2021年11月18学海无涯页码:第-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隋无名氏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永在《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雨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雪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时间:2021年11月18学海无涯页码:第-(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远移金殿种青霄。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这里有很多青门柳【唐】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临川见新柳【唐】崔橹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时间:2021年11月18学海无涯页码:第-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题柳【唐】狄焕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柳【唐】韩偓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时间:2021年11月18学海无涯页码:第-色,须把长条系落晖。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咏柳【唐】韩偓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间:2021年11月18学海无涯页码:第-柳【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宅,千树低垂太尉营。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柳【唐】裴说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3.含有柳字的送别诗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时间:2021年11月18 学海无涯页码:第- 10 -页共15 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 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4.关于柳的送别诗或词 一、“折柳”之深情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 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周邦彦《兰陵 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 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 时间:2021 年11 月18 学海无涯页码:第- 11 -页共15 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 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 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 常重要的文化景观。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21 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李白《忆秦娥》: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 苏轼有《杨花词》)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 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 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 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 时间:2021 年11 月18 学海无涯页码:第- 12 -页共15 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 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 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 李不得不怅然离去。 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 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 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 高兴。 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 迎娶聂胜琼。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滴到明。二、“折柳”之缘由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常见的解释是, “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

  但是, 时间:2021 年11 月18 学海无涯页码:第- 13 -页共15 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 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 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 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 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 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 句古诗。 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 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 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 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 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 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时间:2021 年11 月18 学海无涯页码:第- 14 -页共15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三、“折柳”之乐曲“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 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 依依惜别的深情。 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 《折杨柳枝》。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 色未曾看。” 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 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 关三叠》。 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故人。” 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 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 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多以此题咏柳,以表 时间:2021 年11 月18 学海无涯页码:第- 15 -页共15 【闺人赠远五首其一】韦应物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

  【寄卢陟】吕温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嘲柳州柳子厚】柳管依然在,千秋柳拂天。【嘲柳州柳子厚】 李商隐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巴江柳】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乾。【柳枝五首其四】武元衡 【寒食下第】钱珝柳拂斜开路,篱边数户村。【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一十八】高适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 【闲居】韩愈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 (伯刍)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柳溪】柳巷还飞絮,春馀几许时。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伯刍)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柳巷】戴叔伦 柳条将白发,相对共垂丝。【赠李唐山人】。

  以上为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含柳字的送别诗句或词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