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6 09:23作者:小编人气:
历史上被使用次数最多的国号是汉,排的上号的就有西汉(刘邦)、东汉(刘秀)、蜀汉(刘备)、汉赵(刘渊)、成汉(李寿)、后汉(刘知远)、南汉(刘䶮)、北汉(刘崇)等 8 个。
如果再算上刘玄、侯景、陈友谅等持续时间较短的势力,总数能达到 20 个左右。
西燕废帝的年号叫昌平,北周武帝有个年号叫保定。
隋文帝晚年讨厌诗书,于是做了所有讨厌学习的人梦寐以求的事——下令废除全国学校,只保留国子学一所限额七十人。
就是这么任性。
我们把汉魏皇帝大多都叫某某帝,如汉武帝、魏文帝,后世皇帝大多叫某祖某宗,比如唐太宗、宋徽宗、明太祖等。
这个区别是武则天造成的。
某某帝是谥号,用来死后盖棺定论,评价皇帝的生平,一般一两个字,大家就用其称呼该皇帝,一般都遵从谥法,叫个文皇帝、武皇帝、昭皇帝等等就好。但是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不按套路出牌,给自己老公定的谥号叫天皇大帝,窝勒个去,这下没法玩了,总不能把李治叫唐天皇大帝吧…
于是只能改叫庙号为某祖某宗了。
而且从此之后谥号字数如脱缰野马一路增长越来越浮夸,到明清时已经长达二十多字了。
至于武则天之前的唐太宗,本身谥号叫文皇帝,所以原本应该注定叫唐文帝了,结果武周之后谥号变浮夸,给太宗多次加谥,变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于是也没法叫唐文帝了。
作为计量单位的“石”字,字典上以及大多数人都读“dan4声”,但其实还是应该读本音“shi2声”。
王力先生打趣说:“所以常听人说,最少文化的小学生与最高水平的研究人员的发音是一致的,而介乎二者之间的普遍文史知识爱好者会有不同的发音。”
我们今天去博物馆里看到的各种上古器具的名字,比如鬲、簋、爵、觚、觯等等礼器的名字,是宋代人考据确定的。
近代考古学出现以后,甲骨文青铜器等文物大量出土,发现上面记得名字居然跟宋人定的名字一模一样。
铁木真的名字意译过来是铁匠;
泰定帝也孙帖木儿的名字意译是九铁;
元文宗图帖睦尔的名字意译是纛铁(纛,音同到,仪仗用的旗子);
元成宗铁穆耳的名字意译是铁的;
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名字意译是铁锅。
厉害了老铁。
上面说了,谥号和庙号是皇帝死后才起,用来描述这个皇帝,但曹丕的儿子曹叡还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上谥号为明皇帝,起庙号为烈祖。
我去,这不是咒自己吗,果然刚上完一年后就突然得病死了,才36岁。
宁夏的夏来源于夏商周的夏朝,不是因为夏朝在宁夏。
而是因为少数民族南下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在西北建立了政权,因为《史记·匈奴列传》里记载着“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于是赫连勃勃就以夏朝后裔自居,称国号为大夏,从此这片地方就叫夏了,经过后世一系列复杂的行政名称变迁,有了今天的宁夏。
如果司马光没有瞎吹的话,南朝宋武帝刘裕可能是所有皇帝里个人武力值最高的。
《资治通鉴》里对刘裕和孙恩的一场遭遇战写道:刘裕带了十几个侍从去侦察敌情,被敌人发现,受到数千人围攻,于是奋力反抗,侍从都战死了。
主将刘敬宣见刘裕良久没有回来,于是带人去寻找,结果到达战场后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数千人正在前方逃命,刘裕一个人在后面追杀。
刘敬宣:Σ( ° △ °)︴什么情况。
星座在隋朝就已经传入中国,至迟在宋代已经用来算命,也是有上千年历史了,比我们熟知的算生辰八字的子平术都要久远一点点。
唐朝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总共发生过四次。
第一次武德九年李世民夺位;
第二次神龙元年张柬之、崔玄暐夺取玄武门,逼退武则天;
第三次景龙元年太子李重俊杀掉武三思,围攻玄武门;
第四次景龙四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攻入玄武门杀死韦后。
以至于陈寅恪总结道: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系于北门卫兵之手。
“力士脱靴”这个故事中的三个主人公:唐玄宗,高力士,李白,都去世于公元762年。
历史冷知识13则:又萌又涨姿势,三历史冷知识13则:又萌又涨姿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