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2/11/25 07:21作者:小编人气:
一般的古诗除了第三句都是最后一个字押韵,一字诗也是这样押韵吗
押韵:即是在句尾使用同一个韵的字,并通过周期性循环,达到一种品读舒畅、踏实和圆满的艺术效果。
它是句子节奏和音韵的回归。
一、押韵模式: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格律诗:绝句、八句律、长律等都有两种押韵模式:即按首句是平收还是仄收分为入韵式与不入韵式两种。
1、首句平收入韵式:指的首句最后一个字以平声结尾,这个字入韵。
如: 霜陶玉骨净娟娟,素裹芳心绚影前。
香散逐风飘槛外,情涵乍泄一丝妍。
(某《咏菊》) 这是平起平收入韵式。
所谓平起,即起句第二个字是平声。
第一个字是灵活的,不计。
再如: 暖霭摇花季序催,君山托翠驾春回。
千竿泪竹千重忆,一点痴心一寸灰。
云梦已随风信卷,洞庭依旧雪涛堆。
微吟莫若潇湘去,拟嫁青鸾蝶作媒。
(某《江南春》) 这是仄起平收入韵式。
所谓仄起,即起句第二个字是仄声。
2、首句仄收不入韵式:指的是首句最后一字是仄声。
如: 流连际遇三生石,感叹烟云一世间。
鼓角争鸣喧寂野,星河欲转斗苍山。
红尘几许知难辨,紫阙千番梦不还。
痛饮清风推健笔,高歌好雨兆乡关。
(某《世间路15》) 这是平起仄收不入韵式。
再如: 碧草茵茵妆阁秀,铅华淡淡女儿红。
文蓬日盛轩亭竹,不慕蓬莱慕字僮。
(某《杂感》) 这是仄起仄收不入韵式。
二、押韵要求: 1、押韵位置:在每个偶数句的句末。
即“韵脚”(序三已述)。
2、首句问题: 在前面“押韵模式”里已经提及,首句仄收不入韵,平收须入韵。
通常五言者首句不入韵为多,七言者首句不入韵为少。
首句入韵与不入韵常与首联是否对仗有关,首联对仗,则首句仄收,不入韵;首联不对仗,则首句平收入韵。
若首联既不对仗首句亦不入韵,这样不是不可,只是效果不好,显得低能,尤其是七绝。
3、押平声韵:格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有极少仄韵的,那属于不规范类。
4、一韵到底:格律诗不允许中途换韵,韵脚只能是同组韵部的字,除了首句押韵可借邻韵外,其它韵脚不可用邻韵的字,否则,就是“出韵”,出韵的诗不能算作标准的格律诗。
唐以后直至近代,尽管实际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们写格律诗依然依照“平水韵”,平水韵尽管产生于宋,但是对唐以来诗人们的格律诗用韵之归纳,平水韵把韵部并为106,即平声30(上下平各15)、上声29、去声30、以及入声17。
三、常见韵病: 1、凑韵 俗称挂韵脚。
即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
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变“流”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2、落韵:落韵即出韵。
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时则可,用诸今体诗,即为落韵,学者宜慎之。
3、重韵:重韵就是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路的诗句,谓之重韵。
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
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
4、倒韵: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而就韵。
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变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
有的倒用尚无碍,而有的倒用则意思不同,因此,反对倒韵。
5、哑韵 作诗应当选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
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全诗亦会因之萎弱。
6、僻韵 僻韵又名险韵,如一先韵之仚字,训轻举。
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
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音,则亦不妨押之。
7、同义韵 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阳之芳香,十一尤之忧愁,意义皆同,若一首诗中并押之,未免重复可厌。
8、字同义异韵 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
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讽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
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黏等弊。
初学最宜审慎。
四、两点体会: 1、关于今韵: 新韵今韵要了解、熟悉,但写诗做好不用它。
2、古韵实用: 古韵(这里主要指平水韵)中的同部韵字按普通话读来很多不算顺口,而押韵的目的通俗说来却正是为了顺口,为了解决这里面的差异,建议在依古韵时能考虑当今的读音来组韵。
如写一首诗拈十灰中的“梅”韵,其它韵字则可选择与梅发音近似的字来做韵脚,如“催、回、陪、雷”等;若是拈了“开”韵,则可选择“台、来、才、埃”等做韵脚。
如: 孤峰峙立水之隈,薏苡完珠遏浪回。
千古江流接河汉,一肩道义镇风雷。
听涛岂待残诗咏,试剑何惊断石摧。
洞转迷离歌澹荡,弥珍底蕴垒嵬嵬。
(某《伏波洄澜》) 韵脚“隈、回、雷、摧、巍”。
而下面这首: 点墨凝胸一鉴开,怡然学笔示文才。
不求玉马登高第,但喜金风拂楚台。
几度烟花涵雨失,十年霜剑化霓来。
通途直径云山里,撷片云裳把梦裁。
(某《世间路》) 韵脚则是“开、才、台、来、裁”。
再如十三元韵中,若拈了“门”韵,其它韵字则选择与魂语音相近的如“村、痕、豚、温”等如: 依然腊酒复鸡豚,未若遗风旧僻村。
隔牖烟花空绚眼,穿栏笑语枉盈门。
芦衔岂为颦眉拒
芥拾还期假梦温。
少小殷情雨中匿,一怀涛涌大江奔。
(某《年味》) 韵脚“豚、村、门、温、奔”。
若是拈了“原”韵,其它韵则选择如“原”读音相近的字,如: 朝迎旭日壶中煮,晌过桑生井底翻。
雾起楼台人薜荔,花开彼岸叶纷繁。
牛山魄聚淹三径,灞水魂飘合九原。
性命如烟瞬堪息,歌声怎奈泪声喧。
(某《由汶川地震感叹生命之脆弱》)韵脚“翻、繁、原、喧”。
3、白脚音调:为了体现铿锵顿挫的抑扬感,白脚音调可在上、去、入声中错开使用。
如: 《由汶川地震感叹生命之脆弱》白脚顺序:“煮(上)、荔(入)、径(去)、息(入)”。
《世间路》白脚顺序:“第(去)、失(入)、里(上)”等。
这个不作要求,但对于入声,做好是错开,不要连用。
在单联里,白脚音调随意。
求大量押韵(韵母a)的诗词曲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树寒鸦,一点飞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行 ·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浪淘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水槛遣心·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路的诗句,隔江犹唱后庭花。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望海潮 ·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
但栖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写诗什么叫押韵.怎么才能做到押韵
汉字的发音,用拼音来解释,是由和韵母两个音合拼而成,比人”字的发音声母r和韵母en拼出来。
所谓押韵,就是两句话,各自最后一个字的拼音韵母相同。
这里春字的韵母un实际是uen的缩略规范,其中en是韵尾,押韵,只要韵尾一致即可。
平仄,是汉字发音的声调,平声,过去分阴平、阳平,相当于今天汉语拼音声调中的一声和二声;仄声,过去有上、去、入三声,上声相当于今天汉语拼音声调的三声,去声相当于今天汉语拼音声调的四声。
入声,这个声调,在今天的标准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了,过去的入声字,今天已经分摊进其他四个声调里,其中以归入平声的居多。
作为诗词、诗歌来讲,由于体裁的不同,押韵的方式也略有差异。
像我们看到的古诗中的五言、七言等体裁,是两个五言或七言句子合成一个完整句子,称为“一联”,每联的结尾押韵。
而且,韵字的声调必须保持一致,即平声和平声字相押,仄声和仄声字相押。
平仄声调之间不得押韵。
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一联中的两个句子都需要押韵——其一长诗(篇幅较短的诗,中间换韵的情况极为罕见)换韵的地方,换韵的一联,首句要起新韵,次句要押新韵,其后,每联一押新韵。
其二,就是一首诗的首联首句,通常可押可不押,主要看首句尾字的声调,如果首句尾字的声调与全诗韵脚声调一致,则必须押韵,反之,则不用押韵。
这就是你问题中所举例子,为什么一二句押韵——因为首句尾字是平声,所以必须押韵。
第三句不押,因为第三句与第四句是一联,联尾押韵即可。
且格律诗一联中上下两句的平仄要对应起来,第三句的尾字必须是仄声,它不能和平声字来押韵。
拓展资料:释义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
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
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
但是,需要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押平声韵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一般押平声韵,大多数近体诗(即唐及以后的诗,唐以前的叫古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
但仍有押仄声韵的典范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全文押入声(短促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无论以古入声韵尾还是以今普通话ie、ue韵朗读,均没有拗口之嫌。
一韵到底原则上,近体诗中间不能换韵,尤其是在科考考场上的试帖诗、应制诗和限韵诗。
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语声韵,部分韵母已经合并或分离,更可能有诗人乡音难改,使用方音作诗,因而仍有在诗中更换为邻韵的作品,如杜甫的《吾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注:二、四、八句的“风”“同”“中”是平声“东”韵,第六句的“丰”是平声“冬”韵,“东”与“冬”通押。
日常作诗与应试不同,不应用应试的要求苛刻地对待作者,尤其是后世使用古韵书作诗的作者。
跪求与“柳”字押韵的诗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盛烟柳满皇都。/p>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城外看风满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梦断香销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沈园)咏 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秦观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
——李白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
求一诗,七字八句:开头句要‘秀’字结尾,要求句子押韵,文字通俗,内容抒情。
游人不觉山水秀,扶萧落日荡清愁。
墨客无情不醉酒,男儿有泪腹中留。
思意尤新情依旧,失意人几度春秋。
孤行踏遍南北岳,至身尘外也风流。
押韵的诗句有哪些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押韵的是:浑 豚 村 存 门
【路字押韵的诗句】相关文章:
1.路字的伤感语录
2.路字的名言警句
3.带有路字的名言
4.正能量班级口号,励志有文采霸气押韵的班级口号
5.班级口号大全霸气十足 简短有气势有杀气的押韵口号
以上为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般的古诗除了第三句都是最后一个字押韵,一字诗也是这样押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