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读后感分类
热门标签:

读后感

最新标签:

读后感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1500字(3)篇

日期:2022/11/17 18:39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作者:赫尔曼·黑塞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出生并成长于“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偶然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纷乱和黑暗,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前路。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

  作者:赫尔曼·黑塞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出生并成长于“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偶然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纷乱和黑暗,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前路。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引路人……《德米安》1919年首版,最初作者署名为埃米尔·辛克莱,作品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进巨大反响,其受人欢迎的盛况唯有上个世纪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能够与之媲美。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在线阅读地址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迟迟不愿意写阅读此书的感受。原因是阅读此书感觉很震撼,实在是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其实这本书已经躺在“待读的好书”分类标签里面大半年了,但是一直没有心思去读它,甚至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中秋节的时候看到圈内好友阅读此书有很深的感受,觉得甚是好奇,到底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可以让同龄人有这样深的感触,于是赶紧搜索,结果发现它早已在麾下。

  少年辛克莱的故事是从十岁开始的,因为自己撒谎,而被弗朗茨•克罗默抓住了把柄,于是为了掩盖第一个谎言,辛克莱不得不做更多的事情来圆谎,直到德米安的出现,谎言的大洞才得以停止扩大。辛克莱听到克罗默的口哨声就感到害怕,德米安不知怎么的就帮他摆平了克罗默的事情。德米安有很多想法都跟常人不一样,德米安对“该隐之印”的解释是

  从前有一个男人,他的脸上长了令别人很害怕的东西。他们不敢接触他,然而他和他的子女都令人印象深刻。或许,应该是肯定,他额上并没有真的长印记,像邮票一样,生活中很少会有这样拙劣的故事。他应该是具有某种难以捉摸的奇特之处,或许只是他目光中的思想和坚毅超出了常人。这个男人很有权势,旁人害怕他。他有某种‘印记’。人们总是随心所欲地解释这件事。而‘人们’总是倾向于让自己心安理得的说法。他们害怕该隐的孩子们,他们有某种‘印记’。因此他们没有如实把这一印记解释成一种勋章,反而诋毁他们。人们说,有这一印记的人很可怕,这话倒不假。英勇而有个性的人在常人看来总是很可怕。而这样一个英勇无畏的厉害人物四处行走时,人们很不高兴,于是他们改了他的名字,将他写进了寓言,为了报复他,为了勉强补偿自己表露出的恐惧。

  “该隐之印”贯穿全文,直到后来,德米安、德米安的母亲艾娃夫人以及辛克莱都有该隐之印。我所理解的该隐之印大概就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因为你拥有某种能力能够让人望而生畏,所以你拥有该隐之印。

  辛克莱认为德米安就是该隐,德米安的眼睛焕发着奇异的光芒,他有着成熟的心智。从此以后该隐的故事以及该隐之印成为了辛克莱追寻知识、疑惑和批判的路径,其实也就是少年心智成熟的标志。

  后来的贝雅特里斯、皮斯托琉斯、阿布拉克萨斯都是辛克莱成长路上追逐或是追寻的对象,贝雅特里斯是辛克莱喜欢的女子,皮斯托琉斯是辛克莱的指路人,阿布拉克萨斯是辛克莱的上帝,克瑙尔则是让辛克莱认识到自己道路的人。皮斯托琉斯虽然是辛克莱的指路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解不开的心结或是心灵深处不愿意去触碰的的地方,在辛克莱眼前渐亮的时候,辛克莱终于意识到了皮斯托琉斯只能是自己的指路人,路已经指好了,剩下的只能自己去走,没有人能够代替他。

  后来辛克莱终于找到了德米安,在假期里面常常去拜访德米安和他的母亲艾娃夫人。辛克莱意识到艾娃夫人正是自己梦中常常出现的那个人,那个既是男人,又是女人、既是情人,又是母亲,又是朋友的人。他感觉命运正在牵着他走,光明即在眼前。德米安问辛克莱是否还记得该隐之印,并告诉他他的该隐之印愈发明显,其实就是辛克莱即将找到自我。艾娃夫人告诉辛克莱:

  最后的最后,德米安跟辛克莱都上了战场为自己的国家战斗,辛克莱最终意识到,自己就是德米安。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德米安,我们人一直在不断地找寻自我,却总是迷茫、彷徨。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引路人,每个引路人给我们指的路都不一样,最后我们只能自己选出一条最适合的,或者改变这些路,走成自己的路。

  成长的过程总是艰辛,找寻自我的路上总是孤独,因为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我们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可能很多关系都会被弱化甚至是抛弃,找寻自我的道路注定孤独,不经历这样一段孤独的时期,我们就不会挣脱出壳,找到自己。

  黑塞还说到了人的神性和魔性。其实人有很多面,平常看到的只是一个人的其中一面,人的内心有很多的阴暗面是不愿意表现给别人看的。辛克莱在面对皮斯托琉斯时什么都愿意展现给他看,除了那个梦,因为那是辛克莱的避难所。其实我觉得可能有时候人想让你看到自己的哪一面,那你看到的就是这一面,没有人是只有一个面的。就算是,那这个人可能太单纯或者太高深了。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些不为人知的东西的。

  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表达得很混乱,但至少我认为这本书真的是每一位成长中的少年或青年都应该读的,或许这个时间段读不懂,但是总归是有所收获。再过几个月或是几年再来读,心境又是不一样了。

  成长的过程真的有很多路需要,也只能自己走。即使别人给你指明了道路,每个人的走法也不尽相同。别人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如自己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来得好。做什么事都是一样的道理,可以参考别人的经验,但是是否真的适合自己,那就只有自己才可以知道。

  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神,或许这个“神”不是神,只是一种信仰,但我知道,鸟,迟早是要挣脱出壳的。

  黑塞身上有一种奇妙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让你久久的沉迷于文字里面,一方面又让你感知到他文字里与生俱来的痛苦。在阅读徳米安之前,我没有了解过他的生平,唯一一本粗略了解的也是看不太懂的悉达多。从徳米安的前言开始,整个人就已经被他描述的人类所抓住,我知道这个开头会让我过分沉迷在消极情绪,但我舍不得移开目光。在全神贯注阅读的时候,我越来越信任自己的梦境、思想和直觉,越来越了解内心中的力量。阅读徳米安总是有一种剖析自我的感觉。什么是一双洞察的眼神一样呢?若说经历一些起伏才会对他人的沉浮有所心得,可徳米安是同克莱辛同龄的人。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在教堂里,克莱辛仿佛察觉不到徳米安的存在,他的双目没有了以往的尖锐,他的双唇失去血色,仿佛变成了一尊雕像。只有他的头发,不停地发着光亮。克莱辛认为这才是徳米安的真正部分,而平常时刻里,他所偶然展露出来的和善,都是伪装。下一个章节是克莱辛酗酒,接着他见到了贝亚特里斯。在但丁的神曲里贝亚特里斯作为“神的女儿”,纯洁、高贵,而克莱辛的贝亚特里斯作为他的“神”的一种意向,把他从荒谬的第二世界里拯救出来。一只知更鸟身在樊笼,n整个天堂陷入狂怒之中。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德国)赫尔曼·黑塞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我们活在这世上,何谓对,何谓错,真的有人知道吗?

  对此,我更愿意相信的是,周国平先生在《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说过的一句话,“道德并非从外面加于人生的戒条,而是人生智慧的结晶。”

  世俗的诸多约定规矩,法律法规,不也是前辈遗留下来的吗?既然同样是人,你又为何如此有自信你们是对的呢?

  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自由,去定义自己心中的“顾忌”和“合理”,可惜,很多人贪于懒惰,没心去追寻,所以只能没心没肺的接受前人的一套。

  而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真的有必要活得高尚吗?然而,一个更残忍的事实却是,纵使我们接受了一套说教,如宗教,如教育的洗涤,那么世界就会变好吗?我们真的就不会心生丑恶吗?

  我看未必,你看,多少所谓的仁义君子在暗里做着偷鸡摸狗的事?

  那么,我们该信奉什么?是高尚的上帝,佛陀,还是书里说的恶善合一的阿布拉克萨斯。

  如果,如果我们多么的努力,都不能完全的按耐住人类原始的禽兽本性,那为何不把它们放出来,揭露在阳光下,让我们看清它,而不是让它们如同幽魂一样在我们不知觉的心底里面潜伏?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1500字(3)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