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赏析分类
热门标签:

赏析

最新标签:

赏析

读展:《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东坡主题书画特展(6)

日期:2022/11/25 06:41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苏东坡的朋友圈中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和苏东坡一起开创了北宋时期艺术的新局面。  黄庭坚,其诗和苏东坡并称为“苏黄”,其书和苏东坡、米芾、蔡襄并称为“苏黄米蔡”四大家。他比苏东坡小9岁,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黄庭坚也是少年聪慧青春得志之人,23岁中进士第。后入仕,28岁除北京,就是《水浒传》中梁中书的北京大名府。北宋名相文彦博很赏识他的才华文章。  34岁时,开始和苏东坡交往结下亦师亦友之谊...

  苏东坡的朋友圈中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和苏东坡一起开创了北宋时期艺术的新局面。

  黄庭坚,其诗和苏东坡并称为“苏黄”,其书和苏东坡、米芾、蔡襄并称为“苏黄米蔡”四大家。他比苏东坡小9岁,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黄庭坚也是少年聪慧青春得志之人,23岁中进士第。后入仕,28岁除北京,就是《水浒传》中梁中书的北京大名府。北宋名相文彦博很赏识他的才华文章。

  34岁时,开始和苏东坡交往结下亦师亦友之谊。“乌台诗案”也收到牵连被罚了二十斤铜。晚年受到政坛倾轧屡遭贬谪,61岁去世。

  和苏东坡相比,他更像位学者,参与司马光校订《资治通鉴》,主修过国史,参与撰写《神宗实录》等等。

  宋代文化思想领域呈现儒释道三教合流,但表现在文人身上每个人又不尽相同。苏东坡放逸况达,虽然喜读《庄子》,参禅打坐,视陶渊明为偶像,但他的身上更多的是儒家色彩,从他的豪迈的词章,人生最后一刻的诗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看出他心心念念中没有放弃“修齐治平”的理想。

  而黄庭坚对政治的热衷不大,自号山谷道人,更爱林泉,更像道家。

  他做的诗中有:

  逸人生长在林泉,更筑亭皋名意在。

  明月清风共一家,全以山川为眼界。

  鸟度云行阅古今,溪演木末听竽籁。

  老夫平生行乐处,只今许公分一派。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是黄庭坚写给友人的信札《君宜帖》。

  黄庭坚《君宜帖》故宫博物院藏

  苏黄米蔡,书法各有千秋,苏书丰腴雄健,恣意挥洒;黄书则瘦硬刚劲,纵横伸展。二人曾互相打趣互怼:苏东坡说黄庭坚的字是“树梢挂蛇”;黄庭坚说苏东坡的字是“石压蛤蟆”。

  两个人志趣相投相知相通,友谊终生不渝,苏东坡死后,黄庭坚在屋中悬挂苏东坡画像描写北京故宫的诗句,奉之终身。

  黄庭坚曾作《古诗二首上苏子瞻》中有这么几句:“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

  诗中一方面表达了对苏东坡敬仰感恩之情,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坚守清洁孤傲人格的心迹。

  北宋时期以苏东坡为首的文人们总是坚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心性,这些气质都反映在他们是诗词、书法和绘画中,他们的艺术的独立的、个性的,是心书与心画。

  本次故宫展出的米芾真迹《盛制帖》是他的书法精品。

  米芾《盛制帖》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这人很怪也很有艺术才华,是中国古代难得的艺术大师。

  他的母亲阎氏,曾是英宗皇后高氏的乳娘。米芾幼时,就生长在皇亲国戚的豪华邸宅中。由于母亲的关系,米芾凭借皇室的照顾踏上了仕途,而非通过考试。这种“幸运”是不被北宋官场以科举入仕的文人集团所看得起的,会耽误许多升迁的机会。

  米芾酷爱怪石,称石头为兄长,如今还流传米芾拜石的典故。

  在书法上,米芾是一个天分极高而又非常用功的人。据说他7岁时学颜真卿,写大字。后来看到柳公权的字遒劲坚拔,便又学柳。接着又转而学欧阳询,其后又感到欧阳询的字刻板而不自然,又学褚遂良,而且学得也最长久。

  他和苏东坡差14岁描写北京故宫的诗句,算作忘年交,在二人交往的岁月中有两次重要的结缘。

  第一次就是在苏东坡倒霉之后的黄州。他跑去拜会苏东坡,由此可见,米芾为人并不势力。两人推心置腹讲了书法上的好多事,反正分手之后,米芾听了苏轼的话,“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

  另一次是在苏东坡人生的最后一年。1101年,饱经磨难的苏轼从岭外回归,来到南京,见到了米芾。此时苏轼64岁,米芾50岁。游览金山时,有人请苏轼题词。苏轼说:“有元章在。”米芾说:“某尝北面端明,某不敢。”苏轼拍拍他的背:“今则青出于蓝矣。”

  这次会面后不久,苏轼开始闹肚子。米芾也曾送药,但是并不见效。一个多月后苏轼客死常州。

  《盛制帖》为米芾致友人蔡肇(字天启)尺牍之一。小行草笔势飞动,形态曼妙;“天启亲”三个大字则一气呵成,淋漓痛快,充分表现了“刷字”的艺术特色。米芾的书法代表了宋代审美的一种很高的境界。

  “乌台诗案”中苏东坡的很多朋友受到连累被贬,可是他们心中毫无怨恨,依然保持君子风范,王诜就是其中之一。

  《苏轼行书题王诜诗帖页》,苏轼为王诜自书诗所作的题跋。

  苏东坡《苏轼行书题王诜诗帖页》故宫博物院藏

  原文是这样的:

  “晋卿为仆所累,仆既谪齐安,晋卿亦贬武当。饥寒穷困,本书生常分,仆处之不戚戚。固宜。独怪晋卿以贵公子罹此忧患而不失其正,诗词益工,超然有世外之乐。此孔子所谓可与久处约,长处乐者耶。元祐元年九月八日苏轼书。”

  晋卿是王诜的字,“乌台诗案”前他给苏东坡通风报信受其累而贬至武当,然仍醉心于诗词,有世外之乐。苏东坡引用《论语》中两则赞誉王诜的君子之风。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苏东坡赞誉王诜即便身处困境,心胸依然坦荡。

  另一则是《论语》“里仁篇”中的,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必定追求仁道。

  文中的“齐安”就是黄州,唐代时候称齐安郡。此帖作于公元1086年,哲宗已经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重新启用司马光等旧党,苏东坡也被召回迁中书舍人,算是在政治上翻了身。

  (未完待续)

  以上为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读展:《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东坡主题书画特展(6)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