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9 15:03作者:小编人气:
《东京一年》读后感1800字
“中二少女”蒋方舟的《东京一年》
封面、扉页,设计得简洁明快,只选取红白两色作垂直拼接,没有多余图案。如果购买实体纸书,还会附赠尚爱兰的魔幻主义剪纸,以及蒋方舟自己设计图案的帆布书包。
整本书,就是一本纯流水帐式的日记:各篇章均以年月日命名,并无特定标题,内容无非是去了哪、干嘛了、吃啥啦、遇到啥人啦等等琐碎日常。如此事无巨细的,收纳入日记后汇集成书,以此真实再现蒋方舟在东京一年的独居生活。
日本很小,整一年的时间,足以南上北下,遍览各地美景。不过本书并没有太多的游玩攻略,只在父母来访的几篇里,略有描述。同样书中没有大篇的美食料理,就略略写了几句大阪的鳗鱼饭最肥腻美味啥的。那么这一年的流水账式的日记里,她都记录下啥了呢?
她的这本日记里写的最多的是:读书和观影(日本作家的书籍和电影)、艺展和演出(日本美术馆的画展雕塑展以及东京各类文化展演)。不禁要感叹她所读所看的可真广啊,因此很多时候,她出于身临其地之后的触景生情,似乎很自然似的开始大掉书袋——比如黑泽明、川端康成、村上春树,比如浮世绘、四季花火祭,如果恰好你也是日本文化的爱好者,读到日记中这些融合现实和想象的评述,你会很过瘾、很有共鸣。
对于我来说,更喜欢的是她书中几篇写人记事的闲散随笔。 无需太长的篇幅,蒋方舟了了几笔,就能细致而敏锐的勾画出人物个性,并且附赠或直白或婉转的述评。在2015.12.16和2016.1.24这两篇日记里, 她分别写了两位来自中国但留居日本的女性朋友:
A小姐,是来自上海的留学生,高中毕业嫁到日本,刚和丈夫协商完离婚。蒋方舟请她吃评分很高的700多人民币的自助套餐,两人忆苦思甜各种生活感慨之后,热烈讨论起”如何嫁有钱人”的话题。结篇时,蒋方舟是这样描述的:她吃了很多很多肉,我都已经吃不下了,她还在一直点。“真是很贵的料理啊。” 结完账,她又说了一遍,非常不安,好像吃很贵的牛肉是比离婚更严重的事故。
D小姐,是来自广州的前同事,她请蒋方舟吃“全大阪最好吃的鳗鱼饭”。30多岁的她,有着一颗少女心,热爱漫画和日剧。她说,在30岁的时候抛下国内的一切来日本生活是她做过最正确的决定。结篇时,蒋方舟是这样评说的:可以用天真去评价她吗?并不是。天真的人很容易世故,某种程度上,天真和世故并不是矛盾的特质,而往往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不同阶段。……而成年后还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天真一面的人,本质则是复杂的——至少是见过复杂,才知道天真有多可贵。
另外,再推荐书中写看展观感的一篇日记。画展的主题是“梵高和高更的黄屋子:现实和想象”,背景是“在梵高的黄屋子里,两位画家的62天同居生活”:梵高热爱黄色,黄房子是他热情浪漫的幻想,他设想把“老马”(落寞的艺术家)集中在黄房子里创作,而梵高最向往的同居伙伴正是高更。在2016.10.10这篇日记里,蒋方舟这样写道:
我在画展中看到的最让人动容的画,是凡高画的高更的椅子。那是凡高为高更这个贵客添置的漂亮椅子,曲线的扶手和凡高自己那把结实的松木椅形成了鲜明对比,绿色的墙壁与昏黄的煤油灯显得典雅。椅子上放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几本小说。这幅画缠绵如情书,因为凡高想画的当然不只是椅子,他想画的是高更,可他没有勇气让高更做他的模特。凡高自己承认:“我想画的是那个‘空空的位置’,那个缺席的人。”因为高更逃跑了。或许对高更和凡高来说,有才华的人应跌跌撞撞地独行,可以相望,但不必相遇。遥遥相望,反倒生出许多带着暖意的回忆来。高更后来在塔希提岛上画的画里,出现一匹白马,垂头丧气,隐身于蓝色的阴影中,就像凡高所自喻的“老马”。在展览的最后,展出了高更在凡高死后十几年画的凡高的椅子,椅子上放满绚烂绽放的向日葵。
“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这是蒋方舟给自己在东京一年生活中的定位,带着些许自嘲的口气。这一年中,完全真空状态下的她,心态日渐轻松,越来越能自得其乐,并且重新获得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东京拯救了她”,使得她“更像她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蒋方舟说,她觉得她仿佛重获新生了。
假如你我有这样的机缘,能够去到异国他乡并且衣食无忧的,独自生活一年,你会选择去哪里呢?你会留下怎样的日记呢?回来之后,你还会是你吗?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里是浓浓的鸡汤。【东京一年】读后感1800字